发明名称 一种牡丹胚珠的离体培养方法
摘要 一种牡丹胚珠的离体培养方法,取受精后15—90天的牡丹子房,用氯化汞消毒后取出胚珠,将胚珠分为15—48天胚珠组和49—90天胚珠组;将15—48天胚珠组接种到MS培养基避光培养3—15d后接种到MS培养基Ⅱ,避光培养10天,后见光培养7—27天;之后将其再次接种到MS培养基Ⅱ中见光培养8—28天,得到成熟的牡丹种子Ⅰ;对49—90天胚珠组先进行10天的避光培养,后转为见光培养7—27天,然后再次接种到MS培养基Ⅱ中进行8—28天的见光培养,得到成熟的牡丹种子Ⅱ。可用于牡丹胚胎发育的离体研究,解决观赏性好而胚发生早期败育及牡丹远缘体细胞杂交败育的问题,通过胚珠培养,还可进行牡丹品种的改良研究。
申请公布号 CN10251139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6.27
申请号 CN201110420439.6 申请日期 2011.12.15
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 发明人 张改娜;冯书营;史国安
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张彬
主权项 一种牡丹胚珠的离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取受精后15—90天的牡丹子房,利用氯化汞对牡丹子房进行消毒,后取出胚珠,将胚珠分为两组,即15—48天胚珠组和49—90天胚珠组,备用;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15—48天胚珠组,将其接种到pH为5.4—6.0的MS培养基Ⅰ中,培养温度为15—25℃,避光培养3—15d,备用;步骤三、取步骤二中避光培养后的15—48天胚珠组,将其接种到pH为5.4—6.0的MS培养基Ⅱ中,培养温度为15—25℃,避光培养10天,后将含有15—48天胚珠组的MS培养基Ⅱ放在光线强度为1600—1800勒克斯,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7—27天,备用;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经过见光培养7—27天后的15—48天胚珠组,将其再次接种到pH为5.4—6.0的MS培养基Ⅱ中,在光线强度为1600—1800勒克斯,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8—28天,得到成熟的牡丹种子Ⅰ;步骤五、依据步骤三的方法,对步骤一中的49—90天胚珠组先进行10天的避光培养,后转为见光培养7—27天,然后依据步骤四的方法,对经过见光培养7—27天后的49—90天胚珠组再次接种到MS培养基Ⅱ中进行8—28天的见光培养,得到成熟的牡丹种子Ⅱ;所述的MS培养基Ⅰ的组成成分:每升MS培养基Ⅰ中含有1—10mg的2,4‑二氯苯氧乙酸、0.1—1mg的6‑苄基腺嘌呤、40—60g的蔗糖和6.5g的琼脂;所述MS培养基中Ⅱ的组成成分:每升MS培养基中Ⅱ中含有为0.1—1.5mg的6‑苄基腺嘌呤、0.1—1.0mg吲哚乙酸、30g的蔗糖和6.5g的琼脂%。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