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鳉鱼的养殖方法
摘要 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该方法采用pH为6.5~8.0、含氧量为4~8mg/L的养殖用水,并在24~30℃下经过4~12小时的鱼卵孵化,孵化出的幼体在10~15小时后,喂食丰年虾幼虫,每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1/10~1/5;10~20天后幼体长成成鱼,将成鱼转移到养殖缸中进行饲养,喂食丰年虫,每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1/8~1/4。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对鳉鱼进行养殖,不仅操作简单,并且鳉鱼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均较高。
申请公布号 CN10244021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5.09
申请号 CN201110364265.6 申请日期 2011.11.17
申请人 浙江海洋学院 发明人 章飞军;苗振清;商弘;付万冬;韩志强;王迎宾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C02F1/66(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主权项 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鳉鱼养殖用水:所述鳉鱼养殖用水的pH为6.5~8.0,鳉鱼养殖用水的含氧量为4~8mg/L;鱼卵孵化:将具有两个明显黑眼点的鱼卵和泥炭土一起放入装有所述鳉鱼养殖用水的容器中进行孵化,每100粒鱼卵孵化用水量为0.5~2.0L,鱼卵孵化的温度为24~30℃,在孵化4~12小时后,幼体孵出,将未孵化的鱼卵收集,并和泥炭土混合进行保存,保存7~15天后,再次孵化;幼体养殖:步骤(2)得到的幼体,在10~15小时后喂食丰年虫幼虫,幼体的养殖水温为24~28℃,幼体养殖20~30天后,进入成鱼养殖阶段;成鱼养殖:将步骤(3)得到的鳉鱼,转移到装有所述鳉鱼养殖用水的养殖缸中进行饲养,每升水养殖3~5条,成鱼的养殖水温为22~32℃,喂食丰年虫。
地址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大同路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