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上、下玻璃衬底(1、2)及上、下玻璃衬底(1、2)所封装的有机功能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3)与下玻璃衬底(2)之间设置有阳极(201),有机功能层(3)与上玻璃衬底(1)之间设置有阴极(101);所述有机功能层(3)包括至下而上依次层间分布的空穴注入层(301)、空穴传输层(302)、发光层(303)、电子传输层(304)及电子注入层(305);其中发光层(303)是由蓝光材料为主体材料,并掺杂起能量转移作用的蓝光掺杂剂和红光掺杂剂构成,通过调整发光层中不同掺杂剂的比例实现白光发射,得到白光不仅色坐标非常接近标准白光色坐标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效率,适合于白光照明。
申请公布号 CN10177763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2.29
申请号 CN201010013668.1 申请日期 2010.01.22
申请人 陕西科技大学 发明人 张方辉;蒋谦;阎洪刚;刘丁菡;丁磊
分类号 H01L51/50(2006.01)I;H01L51/54(2006.01)I;H01L51/56(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51/5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汪人和
主权项 1.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阳极(201)ITO玻璃光刻:首先将阳极(201)ITO玻璃表面清洗、干燥,然后涂覆正性光刻胶,于40~150℃下烘干10-40min;冷却后曝光0.5-10min,并将曝光好的ITO玻璃在质量百分比为1%~5%的NaOH显影液中显影,图像出现后用水冲洗、烘干;然后在刻蚀液中刻蚀5-30min,形成所需图案;最后用质量百分比为1%~5%的NaOH溶液去除阳极(201)ITO玻璃表面的光刻胶,即完成阳极(201)ITO玻璃的光刻;2)ITO玻璃清洗:在超声波环境中采用丙酮、无水乙醇清洗经步骤1)光刻后的阳极(201)ITO玻璃5-10min,烘干待用;3)阳极(201)ITO玻璃等离子处理:先将真空室抽真空至压强为(1~9)×10<sup>0</sup>Pa,然后充入高纯氧气至压强为(1~5)×10<sup>1</sup>Pa,并于轰击电压为500-1000V,轰击阳极(201)ITO玻璃5~30min;4)在10<sup>-4</sup>Pa的真空室内蒸镀有机功能层(3):在经步骤3)等离子处理后的阳极(201)ITO玻璃上依次蒸镀空穴注入层(301)、空穴传输层(302)、发光层(303)、电子传输层(304)、电子注入层(305);其中,发光层(303)是由蓝光材料为主体材料并掺杂起能量转移作用的蓝光掺杂剂和红光掺杂剂构成荧光材料采用三源共蒸的方法,沉积成一定厚度的有机薄膜;蒸镀过程中调节蒸镀温度,并严格控制沉积厚度和速率;从而完成有机功能层(3)的蒸镀;5)在真空室内蒸镀阴极(101)的金属层:6)在真空室内将经上述步骤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传递杆传递至充有N<sub>2</sub>的手套箱中,采取上、下玻璃衬底(1、2)进行封装;至此得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层(303)中蓝光主体材料、起能量转移作用的蓝光掺杂剂及红光掺杂剂组成的体系按照质量比100∶0.5~2.5∶0.5~1.5的比例混蒸;所述有机功能层(3)蒸镀压强≥10<sup>-4</sup>Pa;蒸镀温度为150~300℃,沉积速率为<img file="FSB00000627242100011.GIF" wi="158" he="65" />蒸镀厚度为10-100nm;其中,发光层(303)混蒸温度为150~300℃,沉积速率为0.001-0.01nm/S,混蒸厚度为10~100nm。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园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