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和繁殖浅黄恩蚜小蜂蜂种;生产寄主;粉虱的接种繁殖、发育;小蜂接种培育;雄蜂的培育;小蜂和粉虱分离,蜂蛹收集、制卡,同时留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完善了优势蜂种选择、繁蜂和放蜂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浅黄恩蚜小蜂,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用于防治温室粉虱、烟粉虱等农林害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申请公布号 CN10139050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2.15
申请号 CN200810224944.1 申请日期 2008.10.28
申请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发明人 张帆;罗晨;周长青;张君明
分类号 A01K67/033(2006.01)I;A01M99/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7/033(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主权项 一种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和繁殖蜂种:1)采集蜂种:在粉虱发生严重的田间植株叶片上,采集被浅黄恩蚜小蜂寄生的粉虱若虫,即黑蛹;2)蜂种提纯和优选:将采集的上述黑蛹置于25‑27℃、RH.60‑70%条件下发育,羽化出蜂后,转接到烟粉虱若虫体内,然后通过对寄生率、羽化出蜂率、繁殖力、性比、贮存特性和对目标害虫卵的搜索能力检测试验,选择优良蜂种;3)蜂种扩繁:分别对浅黄恩蚜小蜂雌、雄蜂种进行扩繁,积累足够的浅黄恩蚜小蜂种蜂数量;4)蜂种保存:浅黄恩蚜小蜂发育到初蛹期时,立即贮入10‑12℃、RH.50‑60%条件下保存;(2)生产寄主:按常规栽培方法播种、移苗和定植寄主植物,在光照充足,20‑27℃变温条件下的清洁室内,培育寄主植物;当寄主植物苗长到5片真叶时,单株定植于花盆内;每隔两周种植一批寄主植物,每批苗84株;7‑8片真叶时备用;(3)粉虱的接种繁殖:1)粉虱虫源的准备:在开始繁蜂前3周,将7‑8片真叶的的清洁番茄苗21盆放入繁蜂室,接种粉虱成虫3500‑6000头,当子代粉虱成虫大量羽化时备用;2)此时搬入84盆待接种的番茄苗,接种24‑36小时,期间,需经常摇动作为虫源的植株,同时也轻轻晃动新苗4‑5次,使其产卵均匀,一般叶背面每平方厘米有卵35粒以上时,即可结束接种;3)接种产卵完成后,摇动粉虱产卵笼罩中的寄主植株,赶走大量粉虱成虫;4)然后,将其中的77盆搬出,移入到塑料薄膜密封罩中熏蒸,熏蒸4小时,杀死遗留粉虱成虫,移入粉虱若虫发育室;5)留下7盆植株,用于更换作为虫源的老植株,每周换7盆,3周换完;更换时将老植株拔下,待粉虱成虫全部羽化再清理出去;(4)粉虱若虫发育:将熏蒸处理过的、带有烟粉虱卵的寄主植株移入另一笼罩内培育,并加强管理促进叶片生长,待粉虱若虫发育到2‑3龄时备用;(5)小蜂接种及培养:将带有2‑3龄粉虱若虫的寄主植株77盆移入,移入小蜂黑蛹或成蜂,将浅黄恩蚜小蜂成蜂接种到带有2‑3龄粉虱若虫的寄主植株上,以每平方厘米叶片上有一头小蜂成虫为宜,36至48小时后,去除成蜂;(6)雄蜂的培育:在被寄生的粉虱若虫发育7天时,移出7盆放入雄蜂的培育室,接入正羽化的雌成蜂,产卵24‑48小时后去除成蜂,当发育7天时,放入清洁苗,诱引粉虱成虫,2至4天后采收、包装或冷藏备用;(7)小蜂和粉虱分离及蜂蛹收集:1)接种小蜂后,当小蜂黑蛹零星出现时移出培育室,同时将寄主植物苗熏蒸杀死滞留在叶片上的小蜂成虫;2)将带黑蛹的寄主植物植株移入分离室,使未被寄生的粉虱大量羽化,然后搬出室外进行熏蒸,杀死滞留在叶片上的粉虱成虫;3)在未被寄生的粉虱成虫大量羽化时,在分离室放入清洁苗,诱收分离室的粉虱成虫;4)采摘黑蛹叶片,粘制蜂卡,包装储藏以供配送或直接田间应用;(8)留种:采摘收集时,选取发育健康,蛹壳有光泽的小蜂黑蛹作为种蜂,雌、雄分别储藏,备用于下次育种时的小蜂接种。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西郊板井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