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56516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1.11
申请号 TW096149375 申请日期 2007.12.21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开利;刘亮;范守善
分类号 H01L49/00 主分类号 H01L49/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触摸屏,包括一基体;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设置于上述基体的一表面;及至少两个电极,该至少两个电极间隔设置,并与该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其改良在于,上述至少一电极进一步包括一奈米碳管层,该奈米碳管层包括至少一个奈米碳管薄膜,该奈米碳管薄膜包括多个奈米碳管,且该多个奈米碳管在所述奈米碳管薄膜中沿相同方向定向排列。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奈米碳管层包括重叠设置的多层奈米碳管薄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奈米碳管薄膜中的奈米碳管平行于奈米碳管薄膜表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沿相同方向排列的奈米碳管具有相等的长度且通过凡德瓦尔力首尾相连,从而形成连续的奈米碳管束。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多个重叠设置的奈米碳管薄膜中相邻的两层奈米碳管薄膜中的奈米碳管束形成一夹角α,且0° α 9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奈米碳管薄膜的厚度为0.5奈米~100微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奈米碳管薄膜的宽度为1微米~10厘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奈米碳管层中的奈米碳管为单壁奈米碳管、双壁奈米碳管或多壁奈米碳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单壁奈米碳管的直径为0.5奈米~50奈米,该双壁奈米碳管的直径为1.0奈米~50奈米,该多壁奈米碳管的直径为1.5奈米~50奈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防护层,该防护层设置在透明导电层远离基体的一个表面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防护层材料为氮化矽、氧化矽、苯丙环丁烯、聚酯膜或丙烯酸树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触摸屏系平面触摸屏或者曲面触摸屏。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基体的材料为玻璃、石英、金刚石或柔性透明材料。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于基体远离透明导电层的一表面,该屏蔽层材料为铟锡氧化物薄膜、锑锡氧化物薄膜或奈米碳管薄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屏蔽层为奈米碳管薄膜,且该奈米碳管薄膜包括多个奈米碳管,该多个奈米碳管在所述的奈米碳管薄膜中定向排列。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至少两个电极间隔地设置在透明导电层远离基体的一表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透明导电层包括一奈米碳管层。一种触摸屏,包括一基体;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设置于上述基体的一表面;及至少两个电极,该至少两个电极间隔设置,并与该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其改良在于,上述至少一电极进一步包括一奈米碳管层,上述透明导电层为奈米碳管薄膜,该透明导电层的奈米碳管薄膜由多个奈米碳管组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多个奈米碳管在所述奈米碳管薄膜中沿相同方向定向排列且平行于奈米碳管薄膜表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触摸屏,其中,该沿相同方向排列的奈米碳管具有相等的长度且通过凡德瓦尔力首尾相连,从而形成连续的奈米碳管束。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8项所述的触摸屏;及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正对且靠近于触摸屏的基体设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设备为液晶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电浆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真空萤光显示器及阴极射线管中的一种。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设备与触摸屏间隔设置或该触摸屏集成在该显示设备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于触摸屏和显示设备之间,与触摸屏相接触设置,与显示设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钝化层材料为氮化矽和氧化矽。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触摸屏控制器、一中央处理器及一显示设备控制器,其中,该触摸屏控制器、该中央处理器及该显示设备控制器三者通过电路相互连接,该触摸屏控制器与该触摸屏电连接,该显示设备控制器连接该显示设备。
地址 新北市土城区自由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