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利用地热和余热转化为动力循环及供热、暖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热和余热资源特别是中低温地热和余热资源进行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的装置。包括热源入口、热源出口、多管簇竖管发生器、多管簇竖管吸收器、冷凝器、汽轮机、储液罐、溶液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减压阀、生活热水箱、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冷却水箱补水口、生活热水箱出水口、调节阀。装置采用低沸点的二元混合物为循环工质,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增加了冷凝器,提高了汽轮机排汽的热利用效率;发生器和吸收器采用多管簇竖管降膜换热器,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可靠,同时实现了动力输出和热水供应,有效地提高了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
申请公布号 CN10230511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1.04
申请号 CN201110217700.2 申请日期 2011.07.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发明人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分类号 F01K25/10(2006.01)I;F01K9/00(2006.01)I;F03G4/00(2006.01)I;F01K27/00(2006.01)I;F24J3/00(2006.01)I;F24J3/08(2006.01)I 主分类号 F01K25/10(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黄培智;莫瑶江
主权项 利用地热和余热转化为动力循环及供热、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入口(12)、热源出口(13)、发生器(1)、吸收器(4)、冷凝器(3)、汽轮机(2)、储液罐(5)、溶液泵(6)、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8)、减压阀(9)、生活热水箱(10)、冷却水泵(11)、冷却水箱(14)、冷却水箱补水口(15)、生活热水箱出水口(16)、调节阀(17);溶液泵(6)入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罐(5)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入口,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发生器(1)的工质入口,发生器(1)的工质气相出口经过汽轮机(2)通过管道连通冷凝器(3)的气相入口,冷凝器(3)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吸收器(4)的工质气相入口,发生器(1)的工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入口,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出口经过减压阀(9)后通过管道连通吸收器(4)的工质液相入口,吸收器(4)的工质出口连通储液罐(5);冷却泵(11)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水箱(14)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吸收器(4)的冷水入口,吸收器(4)的冷水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凝器(3)的液相入口,冷凝器(3)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入口,第二换热器(8)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生活热水箱(10)的顶部,热源入口(12)通过管道连通发生器(1)的热源进口,发生器(1)的第一热源出口(18)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入口,第二换热器(8)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热源出口(13)。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