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48774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9.11
申请号 TW099121228 申请日期 2006.11.15
申请人 昭和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龟井宏二
分类号 H01L33/42;H01L33/36;H01L33/32 主分类号 H01L33/4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系于基板上依下列顺序层积有由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所形成之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及p型半导体层,其负极及正极各自接触于n型半导体层及p型半导体层而设置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特征为:该正极之至少一部分系以由金属氧化物所作成的透明导电膜所形成,该透明导电膜之至少一部分与p型半导体层接触而设置,经由透明导电膜系于室温下进行成膜且成膜后于300~700℃中进行加热处理的方式,于该透明导电膜之半导体侧表面上,形成有包含III族金属成分之半导体金属混在层,该半导体金属混在层的厚度为0.1~10n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半导体金属混在层中,存在有半导体金属的浓度对全部金属为20原子%以上之区域。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于距离半导体金属混在层之半导体/透明导电膜的界面未满3nm之范围内,存在有半导体金属的浓度对全部金属为40原子%以上之区域。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于距离半导体金属混在层之半导体/透明导电膜的界面为3nm以上之范围的半导体金属的浓度对全部金属为15原子%以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系由透明导电膜接触层及透明导电膜电流扩散层所形成,透明导电膜接触层与p型半导体层接触。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接触层系以RF溅镀(Radio Frequency Sputtering:射频磁控溅镀)法所成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电流扩散层系以DC溅镀(Direct Current Sputtering:直流真空溅镀)法所成膜。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接触层的厚度为1~5n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电流扩散层的厚度为150~500n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电流扩散层,系于接近p型半导体之一侧与远离p型半导体之一侧中采取不同构造,远离半导体之一侧的层的构造为柱状构造。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接近半导体之一侧的构造体层的膜厚为30~100n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于p型半导体层中,存在有包含透明导电膜的金属成分之正极金属混在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正极金属混在层的厚度为0.1~5n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正极金属混在层中之透明导电膜金属成分的浓度,对正极金属混在层中的全部金属为0.1~20原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系由,从以In、Sn、Zn、Al、Ti、V、Cr、Mn、Fe、Co、Ni、Cu、Ga、Ge、Y、Zr、Nb、Mo、Tc、Ru、Rh、Pd、Ag、Sb、Hf、Ta、W、Re、Os、Ir及Pt所组成的群当中所选出之至少1种金属的氧化物所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记载之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之制造方法,其中,透明导电膜系由,从以In、Sn、Zn、Al、Cu、Ag、Ga、Ge、W、Mo及Cr所组成的群当中所选出之至少1种金属的氧化物所形成。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