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显影匣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9.11
申请号 TW095124858 申请日期 2006.07.07
申请人 兄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佐藤正吾;高木猛行
分类号 G03G15/08 主分类号 G03G15/0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一种显影匣(30),包含:壳(36),包括第一侧壁(69R)及正对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侧壁(69L);显影辊(38),配置在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之间,该显影辊(38)包括架构成在显影期间旋转之显影辊轴(52)及架构成运送显影剂在其上之显影辊构件(53),该显影辊构件(53)设在该显影轴(52)周围,该显影辊轴(52)在显影期间绕着第一轴线(X1)旋转;电极(117),配置在邻接至该显影辊轴(52)之该第一侧壁(69R)上,该电极(117)包括终端部(119),该终端部(119)朝外突出以弹性地接触影像形成装置(1)的馈送构件(131),该电极(117)电连接至该显影辊构件(53);及从动联结件(94),配置在该第二侧壁(69L)上,该从动联结件(94)连接至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联结件(200)且架构成于显影期间在接收来自该驱动联结件(200)的驱动力之后立即绕着第二轴线(X2)旋转,该第二轴线(X2)系平行于该第一轴线(X1)且定位有指定距离于二者间,其中该驱动联结件(200)系沿着该第二轴线(X2)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影像形成装置(1)中,当该驱动联结件(200)朝向该从动联结件(94)前进时,该从动联结件(94)架构成与该驱动联结件(200)接合,及其中至少该电极(117)的该终端部(119)系配置成与该第二轴线(X2)交叉。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轴线(X1)及该第二轴线(X2)相互平行配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辊(38)包括与该显影辊轴(52)连接以一起旋转之显影辊齿轮(115),且该从动联结件(94)包括与该显影辊齿轮(115)接合之驱动齿轮(10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显影匣(30),另包含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37),该供应辊(37)系平行于该显影辊(38)而配置,其中该供应辊(37)包括:供应辊轴(50),架构成于显影期间旋转;供应辊构件(51),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该供应辊构件(51)设在该供应辊轴(50)周围;及供应辊齿轮(95),与该供应辊轴(50)连接以一起旋转,该供应辊齿轮(95)系架构成与该驱动齿轮(101)接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电连接至该供应辊轴(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具有架构成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之第一部(118)及架构成围绕该供应辊轴(50)的圆周部之第二部(1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具有架构成接触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馈送构件(131)之接触部(122),该接触部(122)配置在该第一部(118)及该第二部(127)上方。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架构成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之第一部(118),该第一部(118)系可移动地设置以接触该显影辊轴(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以固定构件(130)附接至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部(127),其中该固定构件(130)包括架构成防止电极(117)与该第一侧壁(69R)分开之部份(130b),及其中该第二部(127)的端面(Of)面向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端面(If),且与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该端面(If)空间地分开。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固定构件(130)系螺钉,而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系螺钉头(130b)。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侧壁(69R)包括容纳部(79),该容纳部(79)架构成容许该第二部(127)围绕该容纳部(79)且容许该固定构件(130)插入该容纳部(79),且该容纳部(79)的端面(Ff)架构成离开该第二部(127)的端面(Of)而突起以接触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端面(If)。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部(118)及该接触部(122)沿着该第一轴线(X1)自该第一侧壁(69R)延伸于相对于该第二侧壁(69L)之方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由螺钉(130)附接至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部(120),该第一侧壁(69R)包括螺钉容纳部(79),该螺钉容纳部(79)架构成容许该第二部(120)围绕该螺钉容纳部(79)且容许该螺钉(130)拴入该螺钉容纳部(79),及该螺钉容纳部(79)的中心及该显影辊轴(52)的轴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由该第二部(120)围绕之区的中心与由该第一部(118)围绕之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该螺钉容纳部(79)架构成被围绕在该第二部(120)中,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被围绕在该第一部(118)中。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显影匣(30),另包含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37),该供应辊(37)系平行于该显影辊(38)而配置,该供应辊(37)包括架构成于显影期间旋转之供应辊轴(50)及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构件(51),该供应辊构件(51)设在该供应辊轴(50)周围,其中电极(117)包括架构成围绕该供应辊轴(50)的圆周部之部份(127)。一种显影匣(30),包含:壳(36),包括第一侧壁(69R)及正对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侧壁(69L);显影辊(38),配置在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之间,该显影辊(38)包括架构成在显影期间旋转之显影辊轴(52)及架构成运送显影剂在其上之显影辊构件(53),该显影辊构件(53)设在该显影轴(52)周围;电极(117),配置在邻接至该显影辊轴(52)之该第一侧壁(69R)上,该电极(117)包括终端部(119),该终端部(119)朝外突出以弹性地接触影像形成装置(1)的馈送构件(131),该电极(117)电连接至该显影辊构件(53);及从动联结件(94),配置在该第二侧壁(69L)上,该从动联结件(94)系在接收来自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联结件(200)之驱动力之后立即连接至该驱动联结件(200);其中该驱动联结件(200)系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影像形成装置(1)中,当该驱动联结件(200)朝向该从动联结件(94)前进时,该从动联结件(94)架构成与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该驱动联结件(200)接合,及其中当该从动联结件(94)突出于与该显影辊轴(52)平行的方向时,至少该电极(117)的该终端部(119)系配置在该突出内以接触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该馈送构件(1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辊(38)包括与该显影辊轴(52)连接以一起旋转之显影辊齿轮(115),且该从动联结件(94)包括与该显影辊齿轮(115)接合之驱动齿轮(10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显影匣(30),另包含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37),该供应辊(37)系平行于该显影辊(38)而配置,其中该供应辊(37)包括:供应辊轴(50),架构成于显影期间旋转;供应辊构件(51),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该供应辊构件(51)设在该供应辊轴(50)周围;及供应辊齿轮(95),与该供应辊轴(50)连接以一起旋转,该供应辊齿轮(95)系架构成与该驱动齿轮(101)接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电连接至该供应辊轴(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具有架构成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之第一部(118)及架构成围绕该供应辊轴(50)的圆周部之第二部(1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具有架构成接触该影像形成装置(1)的馈送构件(131)之接触部(122),该接触部(122)配置在该第一部(118)及该第二部(127)上方。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从动联结件(94)包括第一圆柱形部(100)及配置在该第一圆柱形部(100)周围之第二圆柱形部(102),该突出系藉由使该第一圆柱形部(100)突出而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架构成围绕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之第一部(118),该第一部(118)系可移动地设置以接触该显影辊轴(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与固定构件(130)附接至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部(120),其中该固定构件(130)包括架构成防止电极(117)与该第一侧壁(69R)分开之部份(130b),及其中该第二部(120)的端面(Of)面向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端面(If),且与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该端面(If)空间地分开。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固定构件(130)系螺钉(130),而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系螺钉头(130b)。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侧壁(69R)包括容纳部(79),该容纳部(79)架构成容许该第二部(120)围绕该容纳部(79)且容许该固定构件(130)插入该容纳部(79),且该容纳部(79)的端面(Ff)架构成离开该第二部(120)的端面(Of)而突起以接触该固定构件(130)的该部份(130b)的该端面(If)。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包括由螺钉(130)附接至该第一侧壁(69R)之第二部(120),该第一侧壁(69R)包括螺钉容纳部(79),该螺钉容纳部(79)架构成容许该第二部(120)围绕该螺钉容纳部(79)且容许该螺钉(130)拴入该螺钉容纳部(79),及该螺钉容纳部(79)的中心及该显影辊轴(52)的轴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由该第二部(120)围绕之区的中心与由该第一部(118)围绕之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该螺钉容纳部(79)架构成被围绕在该第二部(120)中,该显影辊轴(52)的圆周部被围绕在该第一部(118)中。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显影匣(30),另包含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37),该供应辊(37)系平行于该显影辊(38)而配置,该供应辊(37)包括架构成于显影期间旋转之供应辊轴(50)及架构成供应显影剂至该显影辊(38)之供应辊构件(51),该供应辊构件(51)设在该供应辊轴(50)周围,其中电极(117)包括架构成围绕该供应辊轴(50)的圆周部之部份(1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至少该显影辊(38)的端系由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的至少一者予以支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匣(30)的每一端系由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予以支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至少该显影匣(30)的端系由邻接至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的至少一者配置之构件(53)予以支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匣(30)的每一端系由邻接至该第一侧壁(69R)设置的第一构件(53)及邻接至该第二侧壁(69L)设置的第二构件(53)予以支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系以金属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系以导电性树脂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辊轴(52)包括导电性构件,且电极(117)及该显影辊构件(53)系经由该显影辊轴(52)电连接。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辊轴(52)系以导电性树脂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辊轴(52)系以金属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系直接接触该显影辊轴(52)之构件的一部份。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电极(117)经由至少一导电性构件间接接触该显影辊轴(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从动联结件(94)包括第一圆柱形部(100)及配置在该第一圆柱形部(100)周围之第二圆柱形部(10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圆柱形部(100)系大致中空且设有内周表面,与该驱动联结件(200)接合从动部件(102)自该内周表面突起。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圆柱形部(100)包括齿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显影匣可安装于包括光导构件之光导匣,静电潜像形成在该光导构件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另包含突出部(132),当该显影匣(30)安装于光导匣(27)时,该突出部(132)接触设于该光导匣(27)的偏位部(1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突出部(132)自该第一侧壁(69R)及该第二侧壁(69L)向外延伸。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该第一圆柱形部(100)系大致中空且设有内周表面,与该驱动联结件(200)接合从动部件(102)自该内周表面突起。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6项之显影匣(30),其中架构成支撑该显影辊轴(52)之支承件(201)系与电极(117)分开地设在该第一侧壁(69R)上。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