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折叠式移动载具及其接合模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410702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9.01
申请号 TW100204503 申请日期 2011.03.14
申请人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发明人 陈鹏仁;张朕维;邱元泰
分类号 B62K15/00 主分类号 B62K1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晃颢 新北市新店区北宜路1段60号3楼
主权项 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包括:一第一本体,具有一前轮以及一方向控制杆组,且该前轮枢接于该方向控制杆组,其中该方向控制杆组具有一驱动结构;一第二本体,具有一后轮以及一承载杆组,该承载杆组具有一卡合结构,且该后轮枢接于该承载杆组;一接合模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本体藉由该方向控制杆组枢接于该第一端部,以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而该第二本体藉由该承载杆组套接于该第二端部,以相对该接合模组滑动;至少一齿轮组,设于该壳体内,各该齿轮组之一端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另一端适于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其中当该方向控制杆组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驱动结构适于驱动各该齿轮组作动,以带动该承载杆组相对该接合模组位移;以及一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该方向控制杆组与该壳体之间,该第一限位组件适于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其中,当该第一限位组件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第一本体与该接合模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该第二本体与该接合模组之间的相对位置系固定,当该第一限位组件不再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第一本体系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连带地让该第二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滑动,使该第一本体与部份该第二本体相叠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些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轮组,沿着一第一枢轴枢设于该壳体,且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一第二齿轮组,沿着一第二枢轴枢设于该壳体,且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以及一连接齿轮,设置于该第一齿轮组与该第二齿轮组之间,其中当该方向控制杆组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驱动结构驱动该第一齿轮组作动,并经由该连接齿轮带动该第二齿轮组作动,以带动该承载杆组相对该接合模组位移。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一齿轮组具有一第一齿轮与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组具有一第三齿轮与一第四齿轮,该第一齿轮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该连接齿轮啮合于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而该第四齿轮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该第二齿轮的半径,该第四齿轮的半径大于该第三齿轮的半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驱动结构为一斜齿条结构,而该第一齿轮具有对应之一斜齿状结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枢接结构,该第二端部具有一套接结构,该方向控制杆组具有一第二枢接结构,该第二枢接结构枢接于该第一枢接结构,而该承载杆组滑设于该套接结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方向控制杆组包括一第一架杆,该第一架杆设有该驱动结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一限位组件具有一第一限位单元、一第二限位单元以及一第三限位单元,该第一架杆具有一轴孔,该第二枢接结构沿一移动轴线枢设于该轴孔以及该第一枢接结构,该第一限位单元设于该第一枢接结构,该第二限位单元设于该第二枢接结构,该第三限位单元设于该轴孔边缘,该第二限位单元适于与该第三限位单元相卡合,以限制该第一架杆以该移动轴线为轴转动,且该第二枢接结构适于沿该移动轴线移动,使该第二限位单元不再与该第三限位单元卡合,而与该第一限位单元相卡合,以使该第一架杆以该移动轴线为轴转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方向控制杆组更包括一前杆、一前轮杆以及一手把杆,该第一架杆更设有一第三枢接结构,该前杆之一端连接于该手把杆,另一端插入该第三枢接结构,而该前轮杆之一端与该前轮枢接,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三枢接结构,使该前轮杆可左右转动,且该手把杆两端各设有一手把用以改变该前轮之方向。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承载杆组包括一第二架杆,而该第二本体藉由该第二架杆套接于该第二端部,以相对该接合模组滑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承载杆组更包括一椅座、一后轮杆以及一座杆,该座杆插入该第二架杆之一端,该后轮杆连接于该第二架杆之另一端,以支撑该后轮成可旋转状态,该椅座设置于该座杆之另一端。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二架杆为一弯曲杆件,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弯曲杆件之表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二架杆具有一第四限位单元以及一第五限位单元,该壳体之该第二端部设有一第六限位单元,该第四限位单元适于与该第六限位单元相卡合,以将该承载杆组固定于一使用位置,该第五限位单元适于与该第六限位单元相卡合,以将该承载杆组固定于一折叠位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更包括一第二限位组件,该第二限位组件适于卡合在该第四限位单元与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或是卡合在该第五限位单元与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一第七限位单元以及一扳动部,该第七限位单元适于卡合在该第四限位单元与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或是卡合在该第五限位单元与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而该扳动部适于活动地枢接于该第七限位单元,以解除该第七限位单元对该第四限位单元以及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的卡合作用或是解除该第七限位单元对该第五限位单元以及该第六限位单元之间的卡合作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卡合结构为一齿条结构,其系沿一滑动路径设于该第二架杆之表面,并适于与对应之各该齿轮组相啮合,以固定该接合模组与该第二本体间之相对位置,而当该驱动结构驱动对应之各该齿轮组作动时,齿条结构会相对对应之各该齿轮组移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一种折叠式移动载具,其中该第二架杆更设有一滑动槽,其自该齿条结构延伸出,并沿着该滑动路径设于该第二架杆之表面。一种接合模组,适于接合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其中该第一本体具有一驱动结构,该第二本体具有一卡合结构,该接合模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本体接合于该第一端部,以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而该第二本体套接于该第二端部,以相对该接合模组滑动;至少一齿轮组,设于该壳体内,各该齿轮组之一端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另一端适于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其中当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驱动结构适于驱动各该齿轮组作动,以带动该第二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位移;以及一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与该壳体之间,该第一限位组件适于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其中,当该第一限位组件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第一本体与该接合模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该第二本体与该接合模组之间的相对位置系固定,当该第一限位组件不再限制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第一本体系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连带地让第二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滑动,使该第一本体与部份该第二本体相叠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一种接合模组,其中该些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轮组,沿着一第一枢轴枢设于该壳体,且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一第二齿轮组,沿着一第二枢轴枢设于该壳体,且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以及一连接齿轮,设置于该第一齿轮组与该第二齿轮组之间,其中当该第一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转动时,该驱动结构驱动该第一齿轮组作动,并经由该连接齿轮带动该第二齿轮组作动,以带动该第二本体相对该接合模组位移。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一种接合模组,其中该第一齿轮组具有一第一齿轮与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组具有一第三齿轮与一第四齿轮,该第一齿轮与该驱动结构相啮合,该连接齿轮啮合于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而该第四齿轮与该卡合结构相啮合,该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该第二齿轮的半径,该第四齿轮的半径大于该第三齿轮的半径,且该驱动结构为一斜齿条结构,而该第一齿轮具有对应之一斜齿状结构。
地址 云林县斗六市大学路3段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