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小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车削加工方法
摘要 一种小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车削加工方法,涉及一种小型非球面光学元件。提供一种所需加工设备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和效率较高的小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车削加工方法。加工装置采用两把刀具同时工作的模式,加工装置设X、Y、Z、U轴,刀具在U轴方向的往复运动由音圈直线电机实现;通过旋转编码器对2把刀具在加工车床上精确定位;利用标准件对刀具精确对刀;设定加工参数;根据设计好的加工轨迹进行编程,生成数控加工代码;运动数控加工代码,实现2把刀具同时加工;利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对光学元件进行实时在位测量;对测量数据分析处理,若外形符合加工要求,则完成加工;若外形不符合加工要求,则运行补偿程序,进行补偿加工。
申请公布号 CN10182979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8.10
申请号 CN201010149197.7 申请日期 2010.04.12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郭隐彪;王哲;张世汉
分类号 B23B5/00(2006.01)I 主分类号 B23B5/00(2006.01)I
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主权项 一种小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加工装置采用两把刀具同时工作的模式,加工装置除X、Y、Z轴以外,增加刀具往复运动U轴,刀具在U轴方向的往复运动通过音圈直线电机实现;2)通过旋转编码器对两把刀具在加工车床上精确定位对刀;3)利用标准件对刀具进行精确对刀;4)设定加工参数;5)根据设计好的加工轨迹进行编程,生成数控加工代码,所述加工轨迹为等高线,每车一刀,两把刀具所在高度一致;6)运行数控加工代码,实现两把刀具同时加工;7)利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对光学元件进行实时在位测量;8)对所得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若外形符合加工要求,则完成加工;若外形不符合加工要求,则运行补偿程序,进行补偿加工。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