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盆栽观赏乌蕨的孢子繁殖及养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栽观赏乌蕨的孢子繁殖及养护方法。涉及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用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孢子繁殖孢子体并对孢子体进行养护。称100~200mg孢子,加100~200ml冷沸水,抽气1h,弃浮物和水液,加500~1000ml冷沸水成孢子悬浮液,每500ml悬浮液淋浇1~2m2基质,淋透冷沸水后盖上薄膜,置温度20~28℃、光强5000~20000Lx、光周期10~12h/d培养至长出孢子体。孢子体养护以竹叶腐殖土为基质,保持温度>10℃、光强10,000~50,000Lx、基质含水量85~90%、通风好,隔15~30d施竹叶腐殖土或茶叶残渣。本发明繁殖的乌蕨孢子体,可提供观赏和药用植物资源。
申请公布号 CN10213843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8.03
申请号 CN201110104839.6 申请日期 2011.04.26
申请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任冰如;李维林;梁呈元;吴菊兰;赵友谊;陈剑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G9/1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盆栽观赏乌蕨的孢子繁殖及养护方法,其特征包括乌蕨的孢子繁殖和乌蕨的孢子体养护,乌蕨的孢子繁殖按以下步骤进行:(1)基质准备:取泥炭土、田园土、河沙,在100~120℃烘8~10小时,取出后研磨,过1mm孔筛,将三种土按体积比2∶1∶1混合,喷洒一些冷却的沸水使土样润湿,装入塑料盆钵,作为乌蕨孢子繁殖的基质;(2)播孢:称取当年或隔年收集的乌蕨孢子100~200mg,装入带有抽滤接口的三角瓶,加100~200ml冷却的沸水,用真空泵抽气1h,使成熟孢子快速吸足水分沉入瓶底,静止10min,移去上层漂浮物及水液,用冷却的沸水将吸足水分的乌蕨孢子配成悬浮液,移入装有莲蓬样淋水头的水壶,摇匀后浇到预先准备好的基质表面,再用冷却的沸水淋透基质并盖上一层保鲜膜;(3)原叶体培养:将以上播有乌蕨孢子的盆钵置于温度20~28℃,光照强度5,000~20,000Lx,日照时间10~12小时/日的环境中培养,7天后孢子开始萌发,10天后开始形成丝状体,26天后丝状体开始进行二维生长,形成幼小的心形原叶体;(4)配子体培养:播孢后45天,原叶体背面凹口中脉长出的精子器,之后10天左右长出颈卵器,精子器成熟破裂。此时保持基质表面有一薄层水,以利于配子体受精。继续在温度20~28℃,光照强度5,000~20,000Lx,日照时间10~12小时/日的条件下培养12天,通过解剖镜可观察到原叶体上有幼小的孢子叶长出,再继续培养7天,肉眼可见新生的孢子叶。乌蕨的孢子体养护按以下步骤进行:(1)炼苗: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新生的乌蕨孢子体多数长出3片以上孢子叶时,掀开覆盖在培养钵上的保鲜膜进行炼苗,炼苗阶段需保持基质表面湿润不干;(2)分盆移栽:采用腐殖土作培养基质,将炼苗后的乌蕨孢子体分成每10~15株一簇,连带根部原有基质移入,浇水定植。当植株长大再显拥挤时,用同法移栽;(3)养护要点:控制温度:保持乌蕨孢子体有适宜的环境温度;控制光强:给予乌蕨孢子体充足的散射光照射,避免强烈直射光照射或长期光照不足;保持湿度:保持乌蕨孢子体的培养基质呈湿润状态;施肥:用于满足乌蕨孢子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保证通风:在高温高湿季节,一定要保证乌蕨孢子体生长环境通风良好。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