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重楼生态复合种植的方法,属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及生态位空间互补的原理,采用杉木或旱冬瓜+草果+滇重楼的复合种植模式来提高滇重楼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其具体步骤为:人工种植杉木林或旱冬瓜林2年后,种植草果,种植1年后,并利用人工林和草果形成的天然遮荫、保水效果,开展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并通过苗期及快速生长期的合理管理,及合理施肥、除草、打顶摘蕾等方式来实现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节省土地、人工,保护环境、易于推广,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为滇重楼的人工规模化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申请公布号 CN10192625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7.20
申请号 CN200910163214.X 申请日期 2009.12.23
申请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张金渝;金航;杨美权;陈中坚;陈秀花;赵振玲;张智慧;杨维泽;吴丽华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杨宏珍
主权项 一种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杉木或旱冬瓜+草果+滇重楼的复合种植模式,包括选地与人工林种植、滇重楼种植及苗期管理、第4‑5年滇重楼生长旺盛期的田间管理、采收与留种4个步骤,具体为:(1)选地与人工林种植a.选地:选择海拔1000‑2200m之间,年降水在800‑1300mm之间,年均温度在13℃‑20℃,气候湿润,大气、灌溉用水及土壤无污染的地区,要求栽种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荒坡或荒地;b.人工林及草果种植:以2×2m株行距种植杉木或旱冬瓜树,要求种植不宜过密,待树木生长2年后人工杉木林地或旱冬瓜林地的林下透光率至少为40%,在林下以2×2m种植草果,距离树为1×1m;(2)滇重楼种植及苗期管理a.整地:待人工林生长3年、草果种植1年后,在每年4月至5月上旬,将人工林地和草果地平整,除去杂草,开好排水沟,并施入1500kg/亩的农家肥或30公斤高效复合肥作基肥;b.移栽: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移栽,在草果植株间采用撒播或条播,播前用赤霉素200ppm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30分钟,捞出洗净,表皮晾干后即移栽;保持株行距在10×10cm,每亩为3万苗;(3)苗期管理:滇重楼的1‑3年为幼苗生长期,苗期注意不要让牛羊践踏小苗,天过干时需要浇水保苗;a.除草:第1年不除草,如果杂草过密,不宜拔草,用镰刀将草割去,第2年和第3年,在5月滇重楼出苗前先刀抚除草一次,雨季要注意及时用镰刀割草以免草过于旺盛影响了重楼生长;b.施肥:第1年不施肥,如果土地过于贫瘠适当施农家肥;第2年开始每年每亩施硫酸钾10公斤、磷酸二铵7‑8公斤;c.病虫害:虫害主要要注意小地老虎、蛴螬或蜗牛的侵害注意及时防治;病害主要注意斑枯病和根腐病;(3)第4‑5年滇重楼生长旺盛期的田间管理 a.施肥:每年冬季需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的基肥;b.除草、培土或排水:需除草2‑3次,第4‑5年雨季来临前结合草果园进行除草、培土,注意除草、培土时不要伤及根部;同时注意修剪人工林枝条注意不要太过于荫蔽,适当给予光照,保持草果遮荫度为40‑50%,重楼遮荫度为70‑80%;滇重楼耐旱,利用自然雨水灌水,但雨季时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或病害发生;c病害管理:在雨水过多的年份或排水不畅,滇重楼会发生斑枯病和根腐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7天,防治斑枯病;用百泰杀菌剂1000‑1500倍液加沃家福1000倍液灌根,每株100克,防治根腐病;d摘蕾:第4年部分植株将会开花,为了促进滇重楼的根部生长,保证药材产量,在形成花蕾时进行打顶,以防开花造成营养流失;(4)采收与留种a.留种:滇重楼生长到第5‑7年,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留种,待种子基本成熟即采摘,搓揉表皮后,用消毒后的湿砂保存;b.采收:在第5年后的10‑12月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注意尽量减少根部的损伤,采挖后,从顶端带芽部分芽痕下2‑3厘米剪除,同时将带芽部分与草木灰混合后播入地中,3年后又能采收;而将不带芽部分的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将表皮及泥土搓去,整形后晾干。
地址 650231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白云路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