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对金属带进行热浸镀的方法和装置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对金属带(1),尤其是钢带进行热浸镀的方法,在此方法中使金属带(1)经过一个炉子(2)和一个在金属带(1)的输送方向(F)上紧接着的滚子腔(3),通过容器(5)底部的一个孔(6)输送给一个盛放着熔化的镀层金属(4)的容器(5),其中在容器(5)的底部产生有一个电磁场用于阻挡住容器(5)里的镀层金属(4)。为了尤其是在热浸镀设备的功率下降时保证更有利的运行条件,按照发明的建议:在滚子腔(3)里在至少二个相互分隔开的腔室(7,9)里保持不同的气体气氛。此外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热浸镀的装置。
申请公布号 CN10138474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7.06
申请号 CN200680009169.7 申请日期 2006.06.30
申请人 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发明人 H·贝伦斯;R·布里斯伯格;H·G·哈通;B·法尔肯哈恩
分类号 C23C2/02(2006.01)I;C23C2/36(2006.01)I 主分类号 C23C2/02(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曹若;刘华联
主权项 对金属带(1)进行热浸镀的方法,其中金属带(1)经过炉子(2)和在金属带(1)的输送方向(F)上紧接着的滚子腔(3)并通过在容器(5)底部的开孔(6)输送给容纳熔化了的涂覆金属(4)的容器(5),其中在容器(5)的底部产生电磁场用于使涂覆金属(4)保持在容器(5)里,其中在滚子腔(3)的至少两个相互分隔开的腔室(7,8)里保持有不同的气体气氛,其特征在于,滚子腔(3)的在金属带(1)输送方向(F)上跟在后面的腔室的气体气氛具有比滚子腔(3)的在这个腔室前面的腔室更小的氢含量,其中在金属带(1)的输送方向(F)上滚子腔(3)的第一腔室(7)的气体气氛体积的氢含量超过5%,而且其中滚子腔(3)的在金属带(1)的输送方向(F)上最后腔室(8)的气体气氛的氢体积含量低于5%。
地址 德国杜塞尔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