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半绝缘柱超结MOSFET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绝缘柱超结MOSFET结构,该结构包括:衬底重掺杂区(8);位于衬底重掺杂区(8)之上的外延漂移区(9);位于衬底重掺杂区(8)之上且分别位于外延漂移区(9)两侧的半绝缘柱区(7);在外延漂移区(9)上部两侧分别形成的阱区(6);在阱区(6)上部形成的源区(4)和阱接触浓注入区(5);在外延漂移区(9)之上且位于两个源区(4)之间的栅极(1);覆盖于栅极(1)及源区(4)、阱接触浓注入区(5)和半绝缘柱区(7)之上的绝缘层(2);以及位于栅极(1)两侧可以向源区(4)和阱接触重注入区(5)施加电位的接触孔(3)。利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纵向超结MOSFET结构工艺实现难度大、成本高、反向恢复特性不好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211783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7.06
申请号 CN200910244530.X 申请日期 2009.12.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发明人 李俊峰;钟汇才;梁擎擎
分类号 H01L29/78(2006.01)I;H01L29/12(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29/78(2006.01)I
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周国城
主权项 一种半绝缘柱超结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衬底重掺杂区(8);位于衬底重掺杂区(8)之上的外延漂移区(9);位于衬底重掺杂区(8)之上且分别位于外延漂移区(9)两侧的半绝缘柱区(7);在外延漂移区(9)上部两侧分别形成的阱区(6);在阱区(6)上部形成的源区(4)和阱接触浓注入区(5);在外延漂移区(9)之上且位于两个源区(4)之间的栅极(1);覆盖于栅极(1)及源区(4)、阱接触浓注入区(5)和半绝缘柱区(7)之上的绝缘层(2);以及位于栅极(1)两侧可以向源区(4)和阱接触重注入区(5)施加电位的接触孔(3)。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