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及其制程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43947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21
申请号 TW095138868 申请日期 2006.10.20
申请人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发明人 林正乾
分类号 C10B1/00;F23G5/027 主分类号 C10B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
主权项 一种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包含有:一生质能气化炉,提供一碳化热源;一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并具有一内置多数活性碳材原料的反应炉本体、一供导入该碳化热源的热源入口,以及一远离该热源入口的碳化气体出口;以及一废热锅炉,具有一供导入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之碳化气体出口的尾气输入端、一远离于该尾气输入端的尾气输出端,以及一水蒸气输出口,该水蒸气输出口系连接于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的热源入口上;藉此,当该碳化热源导引入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对该活性碳材原料进行碳化作用,由该废热锅炉之水蒸气输出口排出的高温水蒸气,再导引入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内对已碳化的生质能活性碳材进行活化作用,以产出生质能活性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其中该生质能气化炉具有一气化炉体、一穿置于该气化炉本体内部的内藏式燃烧管,该气化炉体具有一生质能进料口与一燃烧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气化炉体更具有一乾燥区,且该乾燥区位于该燃烧区上方。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气化炉体更具有一热裂解区,该热裂解区位于该乾燥区与该燃烧区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气化炉体更具有一还原区,该还原区位于该热裂解区与该燃烧区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气化炉体更具有一储灰桶,该储灰桶位于该还原区下方。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内藏式燃烧管两端分别连接一燃烧管与一排气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生质能气化炉更具有一高压送风机,该高压送风机系与内藏式燃烧管与该气化空气管连接。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气化炉体更具有一热裂解区,该内藏式燃烧管具有多数个贯穿管壁的孔隙,且该等孔隙与该热裂解区相连通。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内藏式燃烧管的与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的热源入口相连接,该废热锅炉的水蒸气输出口系连接在该出口与该热源入口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更包含一连接在该废热锅炉之热能输出口的抽风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系统,该废热锅炉更具有一远离于该水蒸气输出口的进水口。一种整合碳化与活化步骤之生质能活性碳制程,包含以下步骤:(A)产生碳化热源:藉由一生质能气化炉产出一碳化热源;以及(B)进行碳化/活化:将碳化热源导引入一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对活性碳材原料进行碳化,再藉一废热锅炉产出一高温水蒸气,导引入该生质能碳化/活化装置内对已碳化的生质能活性碳材进行活化作用,以制成一生质能活性碳成品。
地址 台中市太平区中山路1段215巷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