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废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方法
摘要 一种废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方法,将液晶面板送入半密封拆解台中拆除含汞荧光灯管,使其中金属材料、塑料、玻璃的分类分别回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使其中的含汞荧光灯管、有机偏光膜、液晶进行分离,并分类收集处理,达到危害物质无害化的安全处置,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TFT-LCD类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和其他类似结构和功能液晶产品的资源化回收处理,具有运行成本低、回收率高的特点。
申请公布号 CN10169093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15
申请号 CN200910024354.9 申请日期 2009.10.1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李金惠;段华波;高松
分类号 B09B3/00(2006.01)I 主分类号 B09B3/0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贾玉健
主权项 一种废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晶面板送入半密封拆解台中拆除含汞荧光灯管:将液晶显示器置于半密闭拆解台中,半密闭拆解台接通抽风管形成负压,抽风管道通过载硫的活性炭装置,防止荧光灯管意外破裂造成的汞蒸气逸出;由于汞蒸气密度较空气大,为防止可能泄漏的汞蒸气沉积于半密闭拆解台的操作台,在操作台面的四周设计向下方向吸风口,作网格式布置,与上方吸风管道同时吸风;在负压环境下,卸下金属保护框架,拆除荧光灯管,拆除后的荧光灯管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基板玻璃则送入热处理工序进行后续处理;(2)基于热冲击去除液晶显示器基板玻璃偏光膜:将拆分出来的基板玻璃放入真空加热炉,玻璃在炉中升至炉膛温度190~250℃,升温速率5~20℃/min,保温时间5~15min,取出热处理后的基板玻璃,对呈起泡、脆化状态的偏光膜使用硬毛刷刷脱;刷除的偏光膜送至填埋场填埋;(3)超声清洗分离液晶:将经热冲击预处理基板玻璃,用锤式破碎机粉碎至5~15mm碎片,进入后续超声清洗工序,在常温状态,采用洗洁精做为清洗剂,在超声频率20~60KHz,功率40~80w,对碎玻璃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5~15min,经清洗后的基板玻璃碎片沥水并自然风干,送入酸溶出工序;(4)酸溶浸取铟金属:将步骤3中清洗后的基板玻璃碎片放入混酸溶液中,混酸溶液为体积比35‑50%浓盐酸、3‑10%浓硝酸和37‑58%水的混合物,浓盐酸的v/v%为38%,浓硝酸的v/v%为69%,酸清洗时间为20~40min,清洗分离出的玻璃碎片再生利用,酸洗滤液为富含铟离子溶液,用于制备氢氧化铟和铟产品。
地址 100084 北京市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