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405338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11
申请号 TW099221053 申请日期 2010.11.01
申请人 林家弘 发明人 林家弘
分类号 B25B13/46 主分类号 B25B13/4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包括有:一头座,其偏心设有一贯穿上下之置入孔,并具有一径向连通置入孔内外之开口,以使置入孔概呈C形状,而置入孔顶缘则环设有一扣槽,另于置入孔壁面凹设有卡掣室;一枢设于置入孔之棘轮,该棘轮具有一驱动孔、一环设于外周之外齿部,该棘轮并具有能与开口相对之缺口,该缺口系连通驱动孔内外;而棘轮于突出头座顶端位置设有一径向外扩之枢转环,此枢转环圆周面设有压花纹路以利手指拨动,该枢转环轮廓系与棘轮相对应,而具有一缺口,且令枢转环一部分圆周面系相切或突出位于头座该端之外周,此棘轮顶缘环设有一能供第一扣环安装之环槽;以及一置设于卡掣室中之棘块,其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之卡齿,该棘轮并受一弹性元件顶推,以使卡齿能与棘轮外齿部保持啮合状态,据以让棘轮能单向施力转动。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头座外周之直径系由中端朝顶端、底端渐缩设置,使其间产生一落差。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棘轮于突出头座底端位置则设有一径向外扩之第二枢转环,该第二枢转环轮廓系与棘轮相对应,而具有一缺口,且令第二枢转环一部份圆周面系相切或突出位于头座该端之外周。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管路棘轮板手调整结构,其头座置入孔壁面于卡掣室两侧分别凹设有定位槽,此定位槽深度较卡掣室浅,且与卡掣室连通;至于弹性元件两端系对合于定位槽中,并受棘轮外齿部限制,令弹性元件能保持棘块不由棘轮缺口脱出,且提供预设弹力而使卡齿能与棘轮外齿部能保持啮合。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棘块正面之左半部设有能啮合棘轮外齿部之卡齿,至于右半部则设有能脱离棘轮外齿部之逃离区,并在棘块左右两侧和卡掣室相邻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空隙;俾在棘轮单向施力时,其棘块左侧会靠抵于卡掣室,以使卡齿与外齿部呈啮合固定状态,但当棘轮向另一方向空回转动时,其棘块右侧会靠抵于卡掣室,以使卡齿与外齿部呈可弹性脱离状态,并透过逃离区而规避过外齿部。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置入孔顶缘则环设有第一扣槽,此第一扣槽两端系与开口不相通;棘轮顶缘环设有一供第一扣环安装之环槽,环槽两端系与缺口连通,而此第一扣环系对应组接于头座之第一扣槽中。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底面、头座顶面于相对位置设有珠穴、容孔,此容孔中则安装有一弹簧、一受弹簧顶推而能定位于珠穴及容孔间之珠体,俾当缺口与开口相对时,其珠体恰能定位于珠穴及容孔之间。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棘轮底端系突出于头座底面,使该突出底端外周能套合一形状相对应之第二枢转环,该棘轮、第二枢转环并于相对位置各环设有第二扣槽,此第二扣槽两端系不相通,以供第二扣环组设其中,以使该第二枢转环能一体带动棘轮转动。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第二枢转环圆周面设有压花纹路,该压花纹路为直式纹路。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第二枢转环圆周面设有压花纹路,该压花纹路为横式纹路。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第二枢转环圆周面设有压花纹路,该压花纹路为交叉纹路。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第二枢转环圆周面设有扳动部,该扳动部系为多边形面。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多边形面所形成之最大外径系一部份突出于头座对应端之外周,至于该多边形面所形成之最小外径系一部份相切于头座对应端之外周。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枢转环、第二枢转环圆周面设有扳动部,该扳动部系为齿面。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管路棘轮扳手调整结构,其齿面所形成之最大外径系一部份突出于头座对应端之外周,至于该齿面所形成之最小外径系一部份相切于头座对应端之外周。
地址 台中市大里区大德街40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