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405549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11
申请号 TW099214502 申请日期 2010.07.29
申请人 智商一八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学能
分类号 F24F3/00 主分类号 F24F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杨延寿 台北市内湖区新明路355号5楼之11
主权项 一种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调系统(100),该空调系统(100)是由数台设置于室外(200),相互连接,能以冷却水(W)对冷媒(C)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1);对应于室外机(1),而设置于室内(300),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能利用经过室外机(1)调温后之冷媒(C),对室内(300)进行热交换的一室内机(2);一设于室外(200),与该各室外机(1)连接,能蓄存冷却水(W)和降低冷却水(W)水温的第一蓄水装置(3);一设于室外(200),与该各室外机(1)和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能将流经室外机(1)之冷却水(W)、输送回第一蓄水装置(3)的抽水机(4);设于该第一蓄水装置(3)与各室内机(2)间,能控制各室外机(1)入水量的一流量控制阀(5);以及设于抽水机(4)与各室内机(2)间,能蓄存冷却水(W)和降低冷却水(W)水温的第二蓄水装置(6)所组成;该室外机(1)是由一与室内机(2)连接,具有冷媒接收管(111)与压缩冷媒输出管(112)的压缩机(11);及至少一与该压缩机(11)、室内机(2)、第一蓄水装置(3)和第二蓄水装置(6)分别连接,具有入水管(121)、出水管(122)、冷媒输入管(123)、和冷媒输出管(124)的冷凝装置(12)所组成;该压缩机(11)能将室内机(2),经由冷媒接收管(111)所传回之冷媒(C),压缩后以压缩冷媒输出管(112),输出至冷凝装置(12),而该冷凝装置(12),能以第一蓄水装置(3)透过入水管(121)、所传输来的冷却水(W),用以降低压缩机(11)自冷媒输入管(123),所输入的冷媒(C)之温度,同时能将降温后的冷媒(C),以冷媒输出管(124)输出至室内机(2),而昇温的冷却水(W),则以出水管(122)输出至第二蓄水装置(6);所述冷凝装置(12)是由一能供冷却水流通用的洒水装置(125)、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上方的风扇(126)、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下方的集水盘(128)、及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与集水盘(128)之间的涡卷型散热管(127)所组成;所述洒水装置(125)的顶面,透过一入水管(121)、经过流量控制阀(5)、与该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所述集水盘(128)的底面,透过一出水管(122)、与抽水机(4)连接;所述涡卷型散热管(127)的一端,藉由冷媒输入管(123)与压缩冷媒输出管(112)连接,而另一端,则藉由冷媒输出管(124)与其散热管相对应的室内机(2)连接;而该第一蓄水装置(3)的安装高度,高于各室外机(1)的安装高度,该第二蓄水装置(6)的安装高度,低于各室外机(1)的安装高度。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为透过至少一送水管(31),经过各流量控制阀(5),而与各冷凝装置(12)连接,以供输入经过调温的冷却水(W)用。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4)与第一蓄水装置(3)之间,为透过一输水管(41),相互连接。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室外机(1)间,更设有一与各室外机(1)连接、以集中冷却水(W)、输出至第二蓄水装置(6)的集流管路(7)。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是由至少一与该抽水机(4)连接的冷却装置(8);以及一设于冷却装置(8)底端,与各室外机(1)连接的蓄水塔(9)所组成。如请求项5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8)是为一能喷洒冷却水(W),以供再次降低冷却水(W)温度用的洒水装置(81)。如请求项5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塔(9)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是为一蓄水塔(9),而该蓄水塔(9)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装置(6)是由至少一与该各室外机(1)连接的冷却装置(8);以及一设于冷却装置(8)和抽水机(4)之间,并分别与前述两者连接的蓄水池(61)所组成;而所述蓄水池(61)与冷却装置(8)之间,更设有一水质处理装置(10)。如请求项9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蓄水池(61)连接的冷却装置(8),是为下列之一:散热水塔、流水阶梯(82)、景观河流(83)、喷水池、流水墙、景观水池。如请求项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抽水机(4)连接的第二蓄水装置(6),是为下列之一:散热水塔、流水阶梯(82)、景观河流(83)、喷水池、流水墙、景观水池。如请求项11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装置(6)与抽水机(4)间,更设有一水质处理装置(10)。如请求项10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61)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一种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调系统(100),该空调系统(100)是由数台设置于室外(200),相互连接,能以冷却水(W)对冷媒(C)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1);对应于室外机(1),而设置于室内(300),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能利用经过室外机(1)调温后之冷媒(C),对室内(300)进行热交换的一室内机(2);一设于室外(200),与该各室外机(1)连接,能蓄存冷却水(W)和降低冷却水(W)水温的第一蓄水装置(3);一设于室外(200),与该各室外机(1)和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能将流经室外机(1)之冷却水(W)、输送回第一蓄水装置(3)的抽水机(4);设于该第一蓄水装置(3)与各室内机(2)间,能控制各室外机(1)入水量的一流量控制阀(5);以及设于抽水机(4)与各室内机(2)间,能蓄存冷却水(W)和降低冷却水(W)水温的第二蓄水装置(6)所组成;该室外机(1)是由一与室内机(2)连接,具有冷媒接收管(111)与压缩冷媒输出管(112)的压缩机(11);至少一与该压缩机(11)、室内机(2)、第一蓄水装置(3)和第二蓄水装置(6)分别连接,具有入水管(121)、出水管(122)、冷媒输入管(123)、和冷媒输出管(124)的冷凝装置(12);及一设于该压缩机(11)和冷凝装置(12)之间,并与前述两者和第一蓄水装置(3)、第二蓄水装置(6)分别连接,具有冷水入水管(131)、热水出水管(132)、冷媒流入管(133)和冷媒流出管(134)的热水产生装置(13)所组成;该压缩机(11)能将室内机(2),经由冷媒接收管(111)所传回的冷媒(C),压缩后以压缩冷媒输出管(112),再经由冷媒流入管(133)输出至热水产生装置(13),而该热水产生装置(13)能以第一蓄水装置(3),经由冷水入水管(131)所传输来之冷却水(W),用以降低压缩机(11)所输入的冷媒(C)之温度,进行第一次冷凝,同时再将降温后的冷媒(C),以冷媒流出管(134),再经由冷媒输入管(123)进入冷凝装置(12),昇温的冷却水(W),则以热水出水管(132),输出至第二蓄水装置(6),或输出做为生活用水(DW)、以供使用,而该冷凝装置(12)亦能以第一蓄水装置(3),经由入水管(121)所传输来之冷却水(W),用以降低热水产生装置(13)所输入的冷媒(C)之温度,进行第二次冷凝,同时能再将降温后的冷媒(C),以冷媒输出管(124)输出至室内机(2),而昇温的冷却水(W),则以出水管(122),同样输出至第二蓄水装置(6);所述冷凝装置(12)是由一能供冷却水流通用的洒水装置(125)、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上方的风扇(126)、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下方的集水盘(128)、及一设于洒水装置(125)与集水盘(128)之间的涡卷型散热管(127)所组成;所述洒水装置(125)的顶面,透过一入水管(121)、经过流量控制阀(5)、与该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所述集水盘(128)的底面,透过一出水管(122)、与抽水机(4)连接;所述涡卷型散热管(127)的一端,藉由冷媒输入管(123)与压缩冷媒输出管(112)连接,而另一端,则藉由冷媒输出管(124)与其散热管相对应的室内机(2)连接;而该第一蓄水装置(3)的安装高度,高于各室外机(1)的安装高度,该第二蓄水装置(6)的安装高度,低于各室外机(1)的安装高度。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热水出水管(132)与第二蓄水装置(6)之间,为透过一集水管(62),相互连接;而所述各热水出水管(132)与集水管(62)间,更设有至少一能将集水管(62)所导引的冷却水(W),输出做为生活用水(DW)用的出水阀(138)。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为透过至少一送水管(31),经过各流量控制阀(5),而与各冷凝装置(12)连接,以供输入经过调温的冷却水(W)用。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4)与第一蓄水装置(3)之间,为透过一输水管(41),相互连接。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室外机(1)间,更设有一与各室外机(1)连接、以集中冷却水(W)、输出至第二蓄水装置(6)的集流管路(7)。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产生装置(13)是为一轴流套管式热交换器(135);而所述轴流套管式热交换器(135)是由一能供冷却水(W)流通用、呈螺旋状设置的外管(1351);及一设于该外管(1351)内,两端分别凸出于外管(1351)之两相应端外,能供冷媒(C)流通用的内管(1352)所组成,该外管(1351)的一端,为以一冷水入水管(131)、经过流量控制阀(5)、与该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而另一端,为透过一热水出水管(132)、与第二蓄水装置(6)连接,而该内管(1352)的一端,为以一冷媒流入管(133)、与压缩机(11)连接,而另一端,为以一冷媒流出管(134)、与冷凝装置(12)连接。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产生装置(13)是为一壳管式热交换器(136),该壳管式热交换器(136)具有一能经过流量控制阀(5)、与该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的冷水入水管(131);一与第二蓄水装置(6)连接的热水出水管(132);一与压缩机(11)连接的冷媒流入管(133);及一与冷凝装置(12)连接的冷媒流出管(134)。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产生装置(13)是为一螺旋绕管式热交换器(137);而所述螺旋绕管式热交换器(137)是由一蕊管(1371);至少一逐层套设于该蕊管(1371)外侧的螺旋绕管(1372);及一套设于最外层之螺旋绕管(1372)外侧的壳管(1373)所组成,该蕊管(1371)、螺旋绕管(1372)、和壳管(1373)之间,构成一壳内流道(1374),而该壳内流道(1374)的一端,为以一冷水入水管(131)、经过流量控制阀(5)、与该第一蓄水装置(3)连接,而另一端,为透过一热水出水管(132)、与第二蓄水装置(6)连接,且该螺旋绕管(1372)的一端,为以一冷媒流入管(133)、与压缩机(11)连接,而另一端,为以一冷媒流出管(134)、与冷凝装置(12)连接。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是由至少一与该抽水机(4)连接的冷却装置(8);以及一设于冷却装置(8)底端,与各室外机(1)连接的蓄水塔(9)所组成。如请求项22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8)是为一能喷洒冷却水(W),以供再次降低冷却水(W)温度用的洒水装置(81)。如请求项22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塔(9)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3)是为一蓄水塔(9),而该蓄水塔(9)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装置(6)是由至少一与该各室外机(1)连接的冷却装置(8);以及一设于冷却装置(8)和抽水机(4)之间,并分别与前述两者连接的蓄水池(61)所组成;而所述蓄水池(61)与冷却装置(8)之间,更设有一水质处理装置(10)。如请求项26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蓄水池(61)连接的冷却装置(8),是为下列之一:散热水塔、流水阶梯(82)、景观河流(83)、喷水池、流水墙、景观水池。如请求项14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抽水机(4)连接的第二蓄水装置(6),是为下列之一:散热水塔、流水阶梯(82)、景观河流(83)、喷水池、流水墙、景观水池。如请求项28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装置(6)与抽水机(4)间,更设有一水质处理装置(10)。如请求项27所述的生态节能空调系统(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61)的一端,更设有一能自外界,补充入冷却水(W)的补水管道(20)。
地址 新北市汐止区建成路168号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