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及应用此方法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43621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11
申请号 TW096106942 申请日期 2007.03.01
申请人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宏
分类号 H01L21/768;H01L21/3205 主分类号 H01L21/76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詹铭文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萧锡清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
主权项 一种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包括:提供一基底,该基底上具有一导电区且该导电区已被一衬层覆盖;在该基底上形成一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中形成一介层窗开口,对准该导电区并裸露出该衬层;在该介层窗开口中填入一沟填层;在该基底上形成一阻抗层,覆盖该介电层与该沟填层;进行一微影与蚀刻制程,以在该介电层中形成一沟渠,并使留下之该沟填层呈拱顶状,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之蚀刻速率大于该阻抗层之蚀刻速率;去除该沟填层、该阻抗层与该介层窗开口所裸露之该衬层;以及在该沟渠与该介层窗开口中形成一导电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该阻抗层之蚀刻选择比为3至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之蚀刻率大于该介电层之蚀刻率。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该介电层之蚀刻选择比为1.2至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该阻抗层之蚀刻率大于该介电层之蚀刻率。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该蚀刻制程时之一蚀刻气体不含氧气。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该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包括氟烃。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该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还包括一载气。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在进行该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还包括一调整气体,该调整气体包括氮气或一氧化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该介电层之材质包括低介电常数材料。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更包括在形成该介层窗开口之前,在该介电层上形成一顶盖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重金属镶嵌制程,其中该沟填材料包括无抗反射特性之聚合物。一种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包括在一基底上形成一材料层;在该材料层中形成一窄开口;在该窄开口中形成一沟填层;在该基底上形成一阻抗层,覆盖该材料层与该沟填层;进行一微影与蚀刻制程,以在该材料层中形成一与该窄开口连通的宽开口,并留下之该沟填层呈拱顶状,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者之蚀刻速率大于该阻抗层之蚀刻速率;以及去除该沟填层与该阻抗层,裸露出该宽开口与该窄开口,以形成该复合开口。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该阻抗层之蚀刻选择比为3至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之蚀刻率大于该材料层者。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该沟填层/该材料层之蚀刻选择比为1.2至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该阻抗层之蚀刻率大于该材料层之蚀刻率。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该沟填层之材质包括无抗反射特性之聚合物。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包括氟烃。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还包括一载气。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复合开口的形成方法,其中在进行该蚀刻制程时所使用的气体还包括一调整气体,该调整气体包括氮气或一氧化碳。
地址 新竹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二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