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42946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6.01
申请号 TW097143197 申请日期 2008.11.07
申请人 国立交通大学 发明人 蔡春进;黄士轩;简志良
分类号 F28D15/00 主分类号 F28D1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刘绪伦 台中市南屯区永春东一路549号3楼
主权项 一种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系包含:一外壳,其内部中空并形成有一腔室、一进气口以及一排气口,该进气口及该排气口系由该腔室延伸至该外壳外侧;多数高温管排,系设于该外壳并容置于该腔室中,任一该高温管排均包含有多数加热管,该等加热管之间系具有缝隙,且该等加热管相互串接,使其内部共同形成一热流通道;多数低温管排,系设于该外壳并容置于该腔室中,任一该低温管排均包含有多数冷却管,该等冷却管之间系具有缝隙,且该等冷却管相互串接,使其内部共同形成一冷流通道;其中,该等高温管排及该等低温管排系相互间隔地排列于该腔室中,且任一高温管排与其相邻之低温管排之间均具有间隙;其中,该外壳系包含有一框体、一前盖以及一后盖,该前盖系设于该框体之一侧且供该等低温管排固设于其上,并具有一冷流入口及一冷流出口分别与该低温管排之冷流通道连通;该后盖系设于该框体之另一侧且供该等高温管排固设于其上,并具有一热流入口及一热流出口分别与该高温管排之热流通道连通;其中,该前盖系具有二冷容槽,其一冷容槽系位于该前盖之冷流入口及冷流通道之间,另一冷容槽系位于该前盖之冷流出口及该冷流通道之间;该后盖系具有二热容槽,其一热容槽系位于该后盖之热流入口及热流通道之间,另一热容槽系位于该后盖之热流出口及该热流通道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及该等低温管排均呈板状,且实质上相互平行。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之加热管及该等低温管排之冷却管系为矩形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之加热管及该等低温管排之冷却管系为圆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之加热管及该等低温管排之冷却管系为六角形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系更包含二内绝热垫片容置于该外壳之腔室内,并抵顶于该等高温管排及低温管排与该外壳之内侧壁面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系更包含至少二外绝热垫片,且该外壳包含有一框体、一前盖以及一后盖,其一外绝热垫片系被夹抵于该外壳之框体与该前盖之间,并具有至少一穿孔供该等低温管排穿置,另一外绝热垫片系被夹抵于该外壳之框体与该后盖之间,并具有至少一穿孔供该等高温管排穿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低温管排之冷却管外壁系涂布有氧化触媒。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之加热管及低温管排之冷却管系被排列成矩阵,且同一列之加热管及冷却管系位于同一直线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恒定温度梯度的管束热交换器微粒热泳沉降器,其中该等高温管排之缝隙及低温管排之缝隙系交错地排列。
地址 新竹市大学路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