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驱动器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5.21
申请号 TW096143377 申请日期 2007.11.16
申请人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民杰;郭耀鸿;黄如琳
分类号 H01L23/60 主分类号 H01L23/6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詹铭文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萧锡清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
主权项 一种驱动器,其包括:一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一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一第一元件,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一第二元件,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元件之第二端,而该第二元件之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焊垫;一第三元件,其耦接至该第一元件之第二端;一电荷分享开关,其第一端经由该第三元件与该第一元件耦接至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而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以及一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其耦接于该第一焊垫与一第一电源轨线之间;其中该第一元件、该第二元件与该第三元件三者之中至少二元件为阻抗元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数位类比转换器,用以依据多个参考电压将一第一数位讯号转换成一第一类比讯号;以及一第一开关,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一类比讯号,而另一端作为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伽玛电阻分压器,该伽玛电阻分压器用以接收多个伽玛电压,并据以产生该些参考电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电荷分享开关及该第一开关皆以电晶体来实现。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三元件皆为电阻,该第二元件为导线。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大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且该第三元件的阻值小于该第一元件的阻值。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小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且该第三元件的阻值大于该第一元件的阻值。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大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而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二元件皆为电阻,该第三元件为导线。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小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而该第一元件为导线,该第二元件及该第三元件皆为电阻。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耦接于该第一焊垫与一第二电源轨线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及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各包括一二极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电源轨线为系统电压轨线,该第二电源轨线为接地电压轨线。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第四元件,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一第五元件,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四元件之第二端,而该第五元件之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焊垫;以及一第六元件,其耦接至该第四元件之第二端;其中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第二端是经由该第六元件与该第四元件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而该第四元件、该第五元件与该第六元件三者之中至少二元件为阻抗元件。一种驱动器,其包括:一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一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电阻之第二端,而该第二电阻之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焊垫;一第三电阻,其耦接至该第一电阻之第二端;一电荷分享开关,其第一端经由该第三电阻与该第一电阻耦接至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而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以及一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其耦接于该第一焊垫与一第一电源轨线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数位类比转换器,用以依据多个参考电压将一第一数位讯号转换成一第一类比讯号;以及一第一开关,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一类比讯号,而另一端作为该第一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伽玛电阻分压器,该伽玛电阻分压器用以接收多个伽玛电压,并据以产生该些参考电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电荷分享开关及该第一开关皆以电晶体来实现。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大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且该第一电阻的阻值大于该第三电阻的阻值。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作为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小于作为该第一开关之电晶体的元件尺寸,且该第三电阻的阻值大于该第一电阻的阻值。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耦接于该第一焊垫与一第二电源轨线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及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各包括一二极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驱动器,其中该第一电源轨线为系统电压轨线,该第二电源轨线为接地电压轨线。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驱动器,其更包括:一第四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一第五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四电阻之第二端,而该第五电阻之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焊垫;以及一第六电阻,其耦接至该第四电阻之第二端;其中该电荷分享开关之第二端是经由该第六电阻与该第四电阻耦接至该第二通道驱动单元之输出端。
地址 新竹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一路13号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