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液压式扭力套筒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5.01
申请号 TW097151711 申请日期 2008.12.31
申请人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发明人 陈进和
分类号 B25B13/06 主分类号 B25B13/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玲珠 台中市西区五权一街22号
主权项 一种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主要包括有:工作端套座:其系于前端设有套接部,后端设有容置部,其内侧端固设一啮合端面;主动啮合件:其系滑设于工作端套座之容置部内,并于一端设有可与工作端套座之啮合端面啮合的传动端面;衔接端套座:其系套接于工作端套座之容置部,后端设有衔接部,前端则设有容室,并于容室之外环面套设连结主动啮合件;以及顶掣跳脱装置:其系设于衔接端套座之容室,具有一压力筒,该压力筒设有液压槽,并于液压槽前端设有可由液压推动而抵顶于主动啮合件之顶掣元件,于液压槽后端则设有具泄载元件之液压回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工作端套座系设有相通于容置部之四角孔,而该啮合端面系设于一被动啮合件之一端,被动啮合件之另一端设有套合连结于四角孔之四角柱,而可与工作端套座形成连动之状态。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系分别设有后端之大径端、前端之小径端以及设于大径端与小径端间之中径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系于后端大径端设有衔接部,并以该衔接部套接锁合工具。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系于中径端套接工作端套座之容置部。依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之中径端与该工作端套座之容置部之间系设有滚动件,当传动端面与啮合端面不相啮合时,可使衔接端套座与工作端套座间形成空转不连动之状态。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系于前端小径端套设连结主动啮合件。依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衔接端套座之小径端外环面系呈多角状,而主动啮合件之另端则成型为多角状之槽室,使得衔接端套座可带动主动啮合件转动。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顶掣跳脱装置之液压槽前端的顶掣元件系包括有活塞组、推杆、轴衬及油封。依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顶掣元件之轴衬及油封系固定于衔接端套座之容室内。依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顶掣元件之推杆系穿伸于轴衬及油封,其一端抵顶于主动啮合件,另端则抵接于活塞组。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活塞组包括有推座及套设于推座外环之可移动环塞,推座中段环侧上开设有相通液压槽之齿槽,而环塞则可移动选择关闭或开启齿槽。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顶掣跳脱装置之液压回路系于液压槽后端设有第一排出管、第二排出管、回油槽、气室以及连通至液压槽之输入管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回油槽系由压力筒与衔接端套座间所形成相通于第二排出管及气室之油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9或1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顶掣元件之轴衬与衔接端套座间系形成有相通于第二排出管及输入管路并呈一定压状态之气室。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1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活塞组推座之齿槽系于环塞右移开启时,可连通液压回路之输入管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第一排出管上系设有开启或关闭第一排出管之泄载元件。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泄载元件系设有一顶塞,该顶塞之后端抵接一弹性件,弹性件之另端则抵接于一螺设于衔接端套座后端之旋钮。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更包括有一扭力调整装置,其系装设于顶掣跳脱装置之液压回路上,且设有调整元件,以调整设定泄载元件之液压受力面积。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扭力调整装置之调整元件包括有可穿伸架设于泄载元件上方之遮杆,以及套设于遮杆外端之调整旋钮。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8或20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调整元件之遮杆系穿伸架设于泄载元件之顶塞的上方,而于调整遮杆时可改变顶塞相对于第一排出管之受力面积,以调整设定顶塞之泄载压力。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液压式扭力套筒,其中,该调整旋钮系设有内凸轮槽,以顶推遮杆移动。
地址 高雄市楠梓区高楠公路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