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是用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本发明中药口服液配制方法科学,工艺流程合理,便于掌握应用,而且服用量小,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释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本口服液体积小,质量稳定,便于携带,贮藏和服用方便,可大批量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200028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4.06
申请号 CN201010542807.X 申请日期 2010.11.12
申请人 朱学莉 发明人 朱学莉;叶明
分类号 A61K36/8994(2006.01)I;A61K9/00(2006.01)I;A61P17/10(2006.01)I 主分类号 A61K36/8994(2006.01)I
代理机构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代理人 席树文
主权项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称取按克计量的原料: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制备: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使其有效成分为相当含生药0.1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并且在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弃渣,滤液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5∶1,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后过滤,弃渣,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NaOH溶液调pH=7.0‑7.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10ml玻璃瓶中,100℃灭菌40分钟即可。
地址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风路陆军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