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池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4.01
申请号 TW096114588 申请日期 2007.04.25
申请人 苏尹程 台中市北屯区河北路3段97之1号;陈岳宏 台中市东区练武路79号 发明人 苏尹程;陈岳宏
分类号 H01M6/06 主分类号 H01M6/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电池结构,其包含有一正极元件、一负极元件及一电解材料,其中正极元件形成有复数相隔设置之反应层,而负极元件亦形成有复数相隔设置之反应层,又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之反应层系呈间隔相对应状设置,再者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间设有至少一绝缘支撑体,让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间可保持适当的容置空间,供容设前述之电解材料。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种电池结构,其中该负极元件系形成中空罐体结构,而正极元件系设于该负极元件内,且正极元件具有一轴向上延伸之轴杆,而反应层系分别形成于轴杆外缘与罐体内缘。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一种电池结构,其中该绝缘支撑体可设于各反应层之最外缘或其周缘处或轴杆端面。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一种电池结构,其中,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之反应层系呈螺旋状设置。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种电池结构,其中,该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分别形成相对间隔设置之反应层,以呈现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相互对应之罐体结构。一种电池制造方法,其系用于制造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该制造方法包含有:一形成正极元件:预先形成一正极元件;一形成绝缘支撑体:于正极元件上设有至少一绝缘支撑体;一包覆延伸模:于一具负极元件内缘轮廓模穴之延伸模模具内,置入正极元件,再注入构成延伸模之可去除材料形成有一包覆有延伸模之正极元件;一形成负极元件:于一具负极元件外缘轮廓模穴之成型模内,置入包覆有延伸模之正极元件,再注入构成负极元件之材料形成有一负极元件;一去除延伸模:将构成延伸模之可去除材料,利用其材料本身可分解性之性质将该延伸模去除,使负极元件与正极元件间形成一间隙;一注入电解材料:将电解材料注入前述负极元件与正极元件间之间隙;一封包:利用封装技术封闭电解材料之注入口,而形成电池成品。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其中该去除延伸模步骤与注入电解材料步骤之间可增设一结合步骤,其系为运用构成负极元件之材料,运用其材料物理或化学性质施以结合呈一电池结构者。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该延伸模所构成之可去除材料具有可塑性与可分解性,其可塑性系用于成形该负极元件之内缘轮廓,而可分解性则用于成形适当同隙,以便尔后注入电解材料。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该延伸模所构成之可去除材料可采用物理之可分解性,令该可去除材料于去除延伸模步骤中分离去除,其物理可分解性系为施以一温度压力之改变或催化,以致该可去除材料产生融化或昇华现象,呈现液态分解或气态昇华,令该延伸模得以去除,并于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相互之间留下间隙,呈一电池之结构体者。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该延伸模所构成之可去除材料可采用化学之可分解性,其化学之可分解性系为施以一温度压力之改变或催化,以致该可去除材料之燃点或于一温度压力之催化下,再选用另一物质与可去除材料相互产生化学作用以发生溶解现象,令该延伸模得以去除,并于正极元件与负极元件相互之间留下间隙,呈一电池之结构体者。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其中该结合步骤系利用负极元件其构成材料之物理或化学性质施以结合,其系可为运用该构成材料之烧结点或凝固点,使其形成固定之电池结构者。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一种电池制造方法,其形成负极元件之步骤中,该负极元件所用之材料系呈粉末状,并经由适当比例及符合注入成型时所要求之流动性调配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者。
地址 台中市北屯区河北路3段97之1号;台中市东区练武路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