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法及其系统
摘要 本发明是在对过山车、轻轨、风力太阳能等绿色发电、智能电网、物联网各自的优长进行组合,并借鉴架空索道、导弹原理后所设计的一种交通方式,由于放弃重力来增加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粘着力的传统交通方式,采用轮轨合为一体或者采用夹持的滚轮,通过气压弹簧、电磁或液压来增加轮轨之间的粘着力,车辆只是个承载体,因此大大简化了轨道系统、动力系统和车辆的结构,降低了轨道建设、动力和车辆制造维护成本,由于车速的提高不再受轮轨粘着力的限制,因此交通系统也可以像电脑的摩尔定律一样,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并且本发明具有自发电功能,属绿色低碳交通,运行线路设置于空中或者密闭的管道或隧道,无外来干扰,单向运行,非常适合自动化运行。
申请公布号 CN10199278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3.30
申请号 CN201010512419.7 申请日期 2010.10.20
申请人 叶高峰 发明人 叶高峰
分类号 B61B13/12(2006.01)I;B61C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B61B13/1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法,由传统的:轨道+(动力系统+车辆),改为:(轨道+动力系统)+承载装置,其动力装置与轨道相融合,形成一条牵引线,轨道作用是动力机构输出动力时的承受体,牵引线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电机驱动的滚轮通过固定装置夹持在轨道上,使用气压或液压装置调节轮轨粘着力,使其在轨道上运行而不滑脱,也可以是直线电机初级镶嵌于轨道,或与轨道合为一体,次级与初级相对,形成一条牵引线;一条牵引线只作单向运行,牵引线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牵引机构(滚轮或次级),车辆只是一个承载装置,承载装置悬挂或固定在牵引线的牵引机构上,自动控制系统有设于车站的控制中心,轨道按一定距离设置车速和位置感应器,轨道的岔道处,设有岔道自动拨岔装置,承载体内设有通信装置和控制装置,各感应器、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设于车站的控制中心联接,控制中心有通信装置、计算机和调度指挥台,以控制岔道拨岔和车辆运行,承载装置没有方向盘,最好具有流线型外形,以在运行时悬浮于空中,其内设遥控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控制中心采用物联网技术控制其运行,在没有牵引线的地区,可以在承载装置底部安装车轮由汽车拖挂到达目的地,也可直接接驳于汽车上,为节约能源,优先采用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电机,包括旋转式电机和直线电机,以利用车辆下坡或制动时发电,并通过智能电网回收电能。
地址 246318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黄柏镇叶河村小屋组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