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使一套装软体连结至对于硬体更动具容许度的一电脑系统之冗长硬体识别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3.21
申请号 TW093105319 申请日期 2004.03.01
申请人 微软公司 发明人 阿拉伯剌巴费迪南德杰;修斯艾当T;古亚克堤卡格拉
分类号 G06F11/26 主分类号 G06F11/2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李世章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
主权项 一种对具有一第一硬体组态的一第一电脑系统产生一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选择i>n/i>种元件类别;识别该i>n/i>种元件类别之每一种中的所有元件实体;产生多种杂凑结果,其中该多种杂凑结果至少包含每一种元件实体之一杂凑结果、以及该i>n/i>种元件类别之至少一杂凑结果;以及合并多种杂凑结果,以便形成一杂凑部份,其中该杂凑部份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至少更包含:合并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i)一标头部份、(ii)一计数部份、以及(iii)该冗长硬体识别(VHW ID)之杂凑部份,以便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冗长硬体识别(VHW 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i>n/i>是一整数,其范围为2至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标头部份至少包含(a)一种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i)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i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合并元件(a)及(b),以便形成该标头部份。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标头部份至少包含(a)一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i)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i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计数部份至少包含合并之一串i>n/i>种数目,其中每一数目可表示该i>n/i>种元件类别中元件实体之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至少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二或更多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每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0至14种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每一种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方法系在将一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一电脑系统上之过程中被起始。一种决定一软体产品可否在一具有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第二电脑系统上使用之方法,其中该第二电脑系统可以和具有一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第一电脑系统相同或不同,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产生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比较第二硬体组态之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以及由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所产生之第一硬体组态的冗长硬体识别(VHWID);若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有多数相符者,且相符数目等于或大于所需之元件类别相符数目i>m/i>,则将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中;以及若相符数目小于i>m/i>,则制止将该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中。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当表示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一元件实体之一种杂凑结果,与来自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之杂凑结果之任一者相符时,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有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当表示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二或更多种元件实体之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与来自该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的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相符时,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一单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当(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且第二硬体组态中之相对应元件类别包含一元件实体时;以及(i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元件类别包含一单一元件实体,且该第二硬体组态中相对应的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的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没有相符的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i>m/i>等于(i>n/i>-3)。一种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上储存了电脑可执行指令,用以执行在具有一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第一电脑系统上产生一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选择i>n/i>种元件类别;识别在该i>n/i>种元件类别之每一种中的所有元件实体;产生多种杂凑结果,其中该多种杂凑结果至少包含每一种元件实体之一杂凑结果,以及该i>n/i>种元件类别的至少一杂凑结果;以及合并多种杂凑结果用以形成一杂凑部份,其中该杂凑部份可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冗长硬体识别(VHW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至少更包含:合并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i)一种标头部份、(ii)一计数部份、以及(iii)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杂凑部份,用以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冗长硬体识别(VHW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i>n/i>是一整数,其范围为2至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标头部分至少包含(a)一种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i)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i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合并元件(a)与(b),用以形成该标头部份。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标头部份至少包含(a)一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i)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i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计数部份至少包含合并之一串i>n/i>种数目,其中每一数目可表示该i>n/i>种元件类别中元件实体之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至少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二或更多种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每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0至14种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每一种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方法系在将一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一电脑系统上之过程中被起始。一种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上储存了电脑可执行指令,用以执行方法,以决定是否在具有一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第二电脑系统上使用一软体产品,其中该第二电脑系统可和具有一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种第一电脑系统相同或或不同,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产生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比较该第二硬体组态之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以及由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方法所产生之该第一硬体组态之冗长硬体识别(VHWID);若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多种相符元件类别,且相符数目等于或大于所需元件类别相符之数目i>m/i>,则将该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上;以及若相符数目小于i>m/i>,则制止将该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当表示该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一元件实体之一种杂凑结果,与来自该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之杂凑结果之任一者相符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有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当表示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二或更多种元件实体之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与来自该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的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相符时,在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一种单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当(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该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且该第二硬体组态中之相对应元件类别包含一元件实体;以及(i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该元件类别包含一单一元件实体,且该第二硬体组态中相对应之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的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没有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i>m/i>等于(i>n/i>-3)。一种运算系统,其包含至少一种可在该运算系统上使用之应用程式模组,其中该至少一种应用程式模组至少包含应用程式码,其可在具有一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种第一电脑系统中,执行产生一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选择i>n/i>种元件类别;识别位于该i>n/i>种元件类别中每一种之中的所有元件实体;产生多种杂凑结果,其中该多种杂凑结果至少包含每一种元件实体之一杂凑结果,以及该i>n/i>种元件类别的至少一杂凑结果;以及合并该多种杂凑结果用以形成一杂凑部份,其中该杂凑部份可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方法至少更包含:合并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i)一标头部份、(ii)一计数部份、以及(iii)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之杂凑部份,用以形成该第一电脑系统之该冗长硬体识别(VHWID)。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i>n/i>是一整数,其范围为2至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标头部份至少包含(a)一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i)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iii)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合并元件(a)、(b)、以及(c),用以形成该标头部份。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标头部份至少包含(a)一版本数目、以及(b)下列其中之一(1)在一单一实体类别之一识别字串上执行一杂凑函数步骤所产生之一杂凑结果;(2)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种截断之识别字串;以及(3)一单一实体类别的一识别字串。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计数部份至少包含合并之一串i>n/i>种数目,其中每一数目可表示该i>n/i>种元件类别中元件实体之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至少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二或更多种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每一种元件类别可包含0至14种元件实体。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每一种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杂凑结果系被截断为一种16位元数目。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该方法系在将一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一电脑系统上之过程中被起始。一种电脑可读取媒体,其包含至少一种可用于该电脑系统之应用程式模组,其中该至少一应用程式模组包含应用程式码,用以执行一种方法,以决定是否在具有一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第二电脑系统上使用一软体产品,其中该第二电脑系统可和该第一电脑系统相同或不同,其中该方法至少包含:产生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种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比较该第二硬体组态之该第二冗长硬体识别(sVHWID),以及由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方法所产生之该第一硬体组态之冗长硬体识别(VHWID);若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多种相符元件类别,且相符数目等于或大于所需之元件类别相符数目i>m/i>,则将该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上;以及若该相符数目小于i>m/i>,则制止将该软体产品载入至该第二电脑系统上。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当表示该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一元件实体之一种杂凑结果,与来自该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之任一种杂凑结果相符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有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当表示第二硬体组态之元件类别中的二或更多种元件实体之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与来自该第一硬体组态中相对应元件类别的二或更多种杂凑结果相符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之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存在一种单一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当(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及该第二硬体组态中之相对应元件类别包含一元件实体;以及(ii)该第一硬体组态中之元件类别包含一单一元件实体,及该第二硬体组态中相对应之元件类别不包含一元件实体时,则在该第二硬体组态的一元件类别以及该第一硬体组态之一相对应元件类别之间,没有相符元件类别。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运算系统,其中i>m/i>等于(i>n/i>-3)。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