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3.21
申请号 TW097111672 申请日期 2008.03.31
申请人 国立联合大学 发明人 张坤森
分类号 B09B3/00 主分类号 B09B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建成 台中市西区公益路161号4楼之8
主权项 一种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分离:利用一旋转筛装置将含陶瓷污泥之废水分离为细泥及粗泥;臭氧曝气处理:将细泥置于一密闭式反应槽内与臭氧充分曝气反应,用以分解细泥中之有机物质;沉淀:将经臭氧曝气处理之细泥予以沉淀;去除水分:将已沉淀之细泥脱水或乾燥;及再利用:将粗泥及去除水分后之细泥回收再利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分离步骤前,更包含有一混合步骤,系将既有之陶瓷脱水污泥与含陶瓷污泥之原废水予以混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混合步骤前,更包含有一判断步骤,系研判既有之陶瓷研磨脱水污泥是否有掺入其他物质或遭污染,若该陶瓷脱水污泥未掺入其他物质或遭污染,则可进行混合步骤;反之,则不需混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混合步骤中,系将既有之陶瓷脱水污泥与含陶瓷污泥之原废水置于一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混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混合步骤中,既有之陶瓷脱水污泥与含陶瓷污泥之原废水混合后液固比系大于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分离步骤中,该旋转筛装置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内容纳有水,一旋转筛,可转动地倾斜设置于该基座并部分浸入水中,其筛孔之孔径为ASTM 200号(75微米)。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该旋转筛之倾斜角度为5-20°、转速为2-30 rpm。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该旋转筛包含一支撑框架,由不锈钢制成;一中空圆柱型筛体,设置于该支撑框架内,系不锈钢细网;一转轴,穿经该筛体中央轴心并固接支撑框架而架设于基座。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含陶瓷污泥之废水系输入该旋转筛进行分离步骤,通过筛孔之细泥为粒径小于筛孔之污泥,而经该旋转筛排除之粗泥为粒径大于筛孔之污泥。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臭氧曝气处理步骤中,该密闭式反应槽包含一槽体,细泥系输入该槽体,数中空管,立设于该槽体内,臭氧系输入各该中空管而喷入槽体,用以藉由气流搅拌槽体内之细泥,使细泥与臭氧充分反应而分解细泥中之有机物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臭氧曝气处理步骤中,该密闭式反应槽内液固比系大于3,每公斤乾细泥所需臭氧介于2-10公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该密闭式反应槽更包含一自动泄压装置,系设置于该槽体一端。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沉淀步骤中,系将细泥置于一沉淀槽中藉重力沉降方式沉淀。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去除水分步骤中,系利用压滤、真空过滤或离心等脱水方式将已沉淀之细泥脱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去除水分步骤中,系利用加热方式使已沉淀之细泥乾燥,加热温度为100-20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再利用步骤中,粗泥系可供混凝土细骨材或其他用途,细泥可作为原陶瓷制程原料之一部分或供作其他用途。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陶瓷污泥之分离处理方法,其中,该陶瓷污泥系陶瓷研磨污泥。
地址 苗栗县苗栗市恭敬里联大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