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冷热双效节能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2.11
申请号 TW099216637 申请日期 2010.08.27
申请人 张锦昌 发明人 张锦昌
分类号 F25B29/00 主分类号 F25B29/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杨延寿 台北市内湖区新明路355号5楼之11
主权项 一种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包括:一节能装置(100),该节能装置(100)是由至少一台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1);至少一台对应于该室外机(1),而分别设置于室内,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室内机(2);一对应于该室外机(1),设置于室外,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热水储存槽(3);以及一设于该室外机(1)与热水储存槽(3)间,并与两者连接的循环泵浦(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室外机(1)是由相互连接的一压缩机(11)、一复管式热交换器(12)、一复合式热交换器(13)、一第一转换部(14)、一第二转换部(15)、一第三控制阀(16)、及一能控制该节能装置(100)运作的控制装置(17)所组成;该室内机(2)是由一室内热交换管道(21)、及一送风扇(22)所组成;所述压缩机(11)的压缩机出口(111),为透过第一管道(A),与复管式热交换器(12)的复管式冷媒入口(121)连接,而其压缩机入口(112),亦透过第二管道(B),与室内热交换管道(21)的热交换管道出口(212)连接;所述复管式热交换器(12)的复管式冷媒出口(122),为透过第三管道(C),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复管式水入口(123),更透过第十管道(J),与一循环泵浦(4)的循环水入口(41)连接后、以其循环水出口(42)和第十一管道(K)连接、以连接至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出口(32),并其复管式水出口(124),亦透过第九管道(1),与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入口(31)连接,并分接出一能对外提供热水的第十三管道(M);所述复合式热交换器(13),是由一第一热交换管道(131)、一第二热交换管道(132)、及一散热风扇(133)所组成,该第一热交换管道(131)的第一管道入口(1311),为透过第四管道(D),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第一管道出口(1312),为透过第五管道(E),与第一转换部(14)连接,而该第二热交换管道(132)的第二管道入口(1321),亦透过第四管道(D),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第二管道出口(1322),亦透过第三控制阀(16)与第六管道(F)连接后、随后再与第五管道(E)连接、最后和第一转换部(1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部(14)是由一第一控制阀(141)、及一第一膨胀阀(142)所组成,该第一控制阀(141)与第一膨胀阀(142)的入口,皆与第五管道(E)连接,而第一控制阀(141)的出口,为透过第七管道(G),与第二管道(B)连接后、和压缩机入口(112)连接,另第一膨胀阀(142)的出口,为透过第八管道(H)连接后、和室内热交换管道(21)的热交换管道入口(211)连接;所述第二转换部(15)是由一第二控制阀(151)、及一第二膨胀阀(152)所组成,该第二控制阀(151)与第二膨胀阀(152)的入口,皆与第三管道(C)连接,而其两者的出口,亦皆与第四管道(D)连接。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存槽(3)的一端,更设有一补水口(33),而该补水口(33),更透过与一能与外水连接的第十二管道(L)连接,以供补充热水储存槽(3)内所缺少的水用。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部(14)与第五管道(E)间,更设有一乾燥器(6);而所述第二转换部(15)与第三管道(C)间,更设有一乾燥器(6)。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能被一遥控器(5)所发射的讯号所控制。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管道(I)与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入口(31)间,更设有一能避免热水回流的逆止阀(7)。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膨胀阀(142)与第二膨胀阀(152),是为下列之一:毛细管、定压式自动膨胀阀、温压式自动膨胀阀、电子恒温膨胀阀。如请求项1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是为以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一种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包括:一节能装置(100),该节能装置(100)是由至少一台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1);至少一台对应于该室外机(1),而分别设置于室内,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室内机(2);一对应于该室外机(1),设置于室外,并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热水储存槽(3);一设于该室外机(1)与热水储存槽(3)间,并与两者连接的循环泵浦(4);一设于室内机(2)与室外机(1)间,并与两者连接的热/冷水储存槽(8);一设于该热/冷水储存槽(8)与室外机(1)间,并与两者连接的壳管式热交换器(10);以及一设于热/冷水储存槽(8)与壳管式热交换器(10)间,并与两者连接的副循环泵浦(2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室外机(1)是由相互连接的一压缩机(11)、一复管式热交换器(12)、一复合式热交换器(13)、一第一转换部(14)、一第二转换部(15)、一第三控制阀(16)、及一能控制该节能装置(100)运作的控制装置(17)所组成;该室内机(2)是由一室内热交换管道(21)、及一送风扇(22)所组成;所述压缩机(11)的压缩机出口(111),为透过第一管道(A),与复管式热交换器(12)的复管式冷媒入口(121)连接,而其压缩机入口(112),亦透过第二管道(B),与壳管式热交换器(10)的壳管式冷媒出口(102)连接;所述复管式热交换器(12)的复管式冷媒出口(122),为透过第三管道(C),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复管式水入口(123),更透过第十管道(J),与一循环泵浦(4)的循环水入口(41)连接后、以其循环水出口(42)和第十一管道(K)连接、以连接至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出口(32),并其复管式水出口(124),亦透过第九管道(I),与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入口(31)连接,并分接出一能对外提供热水的第十三管道(M);所述复合式热交换器(13),是由一第一热交换管道(131)、一第二热交换管道(132)、及一散热风扇(133)所组成,该第一热交换管道(131)的第一管道入口(1311),为透过第四管道(D),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第一管道出口(1312),为透过第五管道(E),与第一转换部(14)连接,而该第二热交换管道(132)的第二管道入口(1321),亦透过第四管道(D),与第二转换部(15)连接,而其第二管道出口(1322),亦透过第三控制阀(16)与第六管道(F)连接后、随后再与第五管道(E)连接、最后和第一转换部(1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部(14)是由一第一控制阀(141)、及一第一膨胀阀(142)所组成,该第一控制阀(141)与第一膨胀阀(142)的入口,皆与第五管道(E)连接,而第一控制阀(141)的出口,为透过第七管道(G),与第二管道(B)连接后、和压缩机入口(112)连接,另第一膨胀阀(142)的出口,为透过第八管道(H)连接后、和壳管式热交换器(10)的壳管式冷媒入口(101)连接;所述第二转换部(15)是由一第二控制阀(151)、及一第二膨胀阀(152)所组成,该第二控制阀(151)与第二膨胀阀(152)的入口,皆与第三管道(C)连接,而其两者的出口,亦皆与第四管道(D)连接;所述热/冷水储存槽(8)的储存水入口(81),为透过第十五管道(O),与一副循环泵浦(20)的水出口端(202)连接后、以其水入口端(201)、和壳管式热交换器(10)的壳管式水入口(103)连接,而其储存水出口(82),亦透过第十六管道(P),与一三通控制阀(9)连接后、和室内热交换管道(21)的热交换管道入口(211)连接、并同时和室内热交换管道(21)的热交换管道出口(212)连接;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10)的壳管式水入口(104),为透过第十四管道(N),与一三通控制阀(9)连接后、和室内热交换管道(21)的热交换管道入口(211)连接。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存槽(3)的一端,更设有一补水口(33),而该补水口(33),更透过与一能与外水连接的第十二管道(L)连接,以供补充热水储存槽(3)内所缺少的水用;而所述热/冷水储存槽(8)的一端,更设有一外水补水口(83),而该外水补水口(83),更透过与一能与外水连接的第十二管道(L)连接,以供热/冷水储存槽(8)内所缺少的水用。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部(14)与第五管道(E)间,更设有一乾燥器(6);而所述第二转换部(15)与第三管道(C)间,更设有一乾燥器(6)。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能被一遥控器(5)所发射的讯号所控制。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管道(1)与热水储存槽(3)的热水入口(31)间,更设有一能避免热水回流的逆止阀(7)。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膨胀阀(142)与第二膨胀阀(152),是为下列之一:毛细管、定压式自动膨胀阀、温压式自动膨胀阀、电子恒温膨胀阀。如请求项8所述的冷热双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是为以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地址 新北市新店区宝中路65巷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