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全互通全定向立体交通系统
摘要 全互通全定向立体交通系统,主车道(1)以交叉路口为中心,主车道(1)的两侧为人行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主车道(1)的南端从西到东依次为行人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从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1),从北向南的直行机动车道(12),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3)。它克服了现有的道路交通系统,经常性的长时间堵车的缺点。在本发明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各行其道,彻底解决抢道的棘手问题,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充分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理念。
申请公布号 CN10164402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2.09
申请号 CN200910061202.6 申请日期 2009.03.20
申请人 王晓京 发明人 王晓京
分类号 E01C1/04(2006.01)I 主分类号 E01C1/04(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陈家安
主权项 全互通全定向立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A、主车道(1)以交叉路口为中心,主车道(1)的南端从西到东依次为行人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从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1),从北向南的直行机动车道(12),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3),从南向西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4),从南向北的直行车道(15),从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6),非机动车道(30),行人通道(10);主车道(1)的北端从西到东依次为行人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从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7),从北向南的直行车道(12),从北向东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8),从西向北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9),从南向北的直行车道(15),从东向北右转车隧道出口(20),非机动车道(30),行人通道(10);B、次车道(2)的西端从北到南依次为行人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从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1),从东向西直行及从南向西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2),从西向东直行及从西向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3),从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4),非机动车道(30),行人通道(10);次车道(2)的东端从北到南依次为行人通道(10),非机动车道(30),从东向北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5),从东向西直行及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6),从西向东直行及从北向东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7),从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8);C、在主车道(1)交叉路口的中部两侧非机动车道(30)之间有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31)。D、从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4)与从西向南右转车隧道出口(11)之间通过第一右转弧型隧道(3‑1)连接,第一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6)与从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8)之间通过第二右转弧型隧道(3‑2)连接,从东向北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5)与从东向北右 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0)之间通过第三右转弧型隧道(3‑3)连接,从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7)与从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1)之间通过第四右转弧型隧道(3‑4)连接;从西向东直行及从西向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3)与从西向东直行及从北向东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7)之间通过第一直型隧道(4)连接,从东向西直行及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6)与从东向西直行及从南向西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2)之间通过第二直型隧道5连接,所述的从西向东直行及从西向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3)与从西向北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9)之间通过第一左转弧型隧道(4‑1)连接,从北向东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8)与从北向东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7)通过第二左转弧型隧道(4‑2)连接,从南向西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14)与从东向西直行及从南向西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22)之间通过第三左转弧型隧道(5‑1)连接,从东向西直行及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入口(26)与从东向南左转机动车隧道出口(13)之间通过第四左转弧型隧道(5‑2)连接。
地址 430016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