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景观水体的微生物净化生态处理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景水体的生态微生物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过滤池(1)、二级生化池(2)、三级生化池(3)、四级还原池(4)、五级清水池(5)、排污池(6)。本发明采取微动力循环,过滤、沉淀,采用微生物接触氧化法,经多级人工有益微生物培育床,由嗜氧有益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植物营养物摄取降解,再由紫外线杀菌消毒,净化还原清水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水源限制、药物污染、祛除率较低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景观水体的微生物净化生态处理系统,通过人工培育嗜氧有益微生物生态循环自动净化的方式,使水景水体的净化处理达到易于控制、祛除率高、成本低、无需换水、无药物污染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 CN10153810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2.09
申请号 CN200910138816.X 申请日期 2009.04.29
申请人 宁海县天河生态水景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童宁军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C02F1/70(2006.01)I;C02F3/34(2006.01)I;C02F3/02(2006.01)I;C02F1/32(2006.01)I;C02F1/5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水景水体的生态微生物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过滤池(1)、二级生化池(2)、三级生化池(3)、四级还原池(4)、五级清水池(5)、排污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过滤池(1)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景观溪流相邻的,池口与景观溪流上层等高,池底深于景观溪流底层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中置有可取出放入的兜状滤网(11),在与景观溪流相邻的池壁上分别设有与景观溪流的上层、中层、下层水体相通的流水通道(12),在与下游二级生化池(2)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相邻的二级生化池(2)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62);所述的二级生化池(2),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一级过滤池(1)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池中设有由缠绕聚合纤维波纹丝(23)的不锈钢丝构成的,栅栏状笼架的微生物培育床(21),笼架中垂直向下深入池中插有若干气棒(22),气棒(22)上端通过接口与外部气源接驳,微生物培育床(21)波纹丝(23)上接种有嗜氧有益菌种,在与下游三级生化池(3)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下游的三级生化池(3)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62);所述的三级生化池(3),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二级生化池(2)相邻,其结构、配置与二级生化池(2)相同,但不设气棒(22);所述的四级还原池(4),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三级生化池(3)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的中心设有潜水紫外线灭菌灯(41),在与下游五级清水池(5)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下游的五级清水池(5)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62);所述的五级清水池(5),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四级还原池(4)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中设有潜水泵(51),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62);所述的排污池(6)为地下钢砼结构沉井,井底面低于各池池底面,井壁设有低于各池池底面的主排污管(63)与各池底部的排污管道(62)接驳,井口设有排污泵(61),排污泵(61)的吸头置于井底,泵口与市政排污系统接驳;系统各设施相互连接关系为,一级过滤池(1)通过相邻池壁上的上层、中 层、下层流水通道(12)与景观溪流相连;一级过滤池(1)、二级生化池(2)、三级生化池(3)、四级还原池(4)、五级清水池(5)通过相邻池壁内的嵌埋管道串连;五级清水池(5)通过潜水泵(51)及其输水管道与景观溪流相连;各池底部的排污管道(62)并联经主排污管(63)与排污池(6)相连;排污池(6)通过排污泵(61)与市政排污系统相连。
地址 315600 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兆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