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桩承式加筋技术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桩承式加筋技术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步骤是:A、将桩打入需加固的地基,桩端穿透软弱土层至持力层,采用正方形布桩;B、在桩顶支模,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钢筋网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埋设钢筋头于桩帽截面,钢筋头分布于桩帽截面;C、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进行养护,将桩帽间填充路堤填土并进行场地平整;D、铺设筋材前将桩帽顶截面进行清理,并保持桩帽顶截面清洁,铺设筋材时将筋材网孔穿过桩帽顶埋设的钢筋头进行固定;E、在桩帽顶截面上方支模,浇混凝土固定端,将筋材固定于桩顶。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路基和路堤侧向位移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过大,筋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196292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2.02
申请号 CN201010533647.2 申请日期 2010.11.05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郑俊杰;张军;马强;鲁燕儿
分类号 E01C3/04(2006.01)I;E02D5/22(2006.01)I;E02D5/34(2006.01)I;E02D5/24(2006.01)I;E02D3/00(2006.01)I 主分类号 E01C3/04(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主权项 一种新型桩承式加筋技术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其步骤是:A、将桩(1)打入需加固的地基,桩体弹性模量在5‑30 GPa,桩(1)是混凝土管桩,或是钻孔灌注桩,桩(1)径和桩(1)长根据承载力和地层分布情况确定,桩(1)端穿透软弱土层至持力层,采用正方形布桩(1);B、在桩(1)顶支模,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3),桩帽(3)截面形式采用正方形,边长根据桩径和桩距大小确定,采用700~1500 mm;桩帽(3)的厚度不小于250 mm,钢筋网(4)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直径不小于6 mm,间距不大于200 mm,钢筋网(4)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桩(1)顶进入桩帽(3)长度不小于50 mm,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3)时,埋设四根钢筋头(5)于桩帽(3)截面,钢筋头(5)均匀分布于桩帽(3)截面四角,距桩帽(3)边缘不小于100 mm,钢筋头(5)所使用的钢筋直径不小于8 mm,埋设在桩(1)身部分与外露部分之比应不小于2:1,钢筋头(5)外露部分应在5‑10 cm之间,不小于5 cm;C、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3)进行养护,采用自然养护,采用蓬布、塑料布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钢筋混凝土桩帽(3)达到75%强度后,将桩帽(3)间填充路堤填土并进行场地平整;D、铺设筋材(2)前将桩帽(3)顶截面进行清理,保持桩帽(3)顶截面清洁,铺设筋材(2)时将筋材网孔穿过桩帽(3)顶埋设的钢筋头(5)进行固定,铺设的筋材(2)紧贴于桩帽(3)截面,筋材(2)采用钢筋网,或采用高强度土工格栅和钢塑格栅,筋材(2)搭接部分搭接长度不小于50 cm,采用U型钉固定,U型钉间距不大于3m;E、在桩帽(3)顶截面上方支模,现浇混凝土固定端,将筋材(2)固定于桩顶,支模的截面尺寸与桩截面尺寸相同,混凝土材料、等级应与桩帽(3)一致,混凝土固定端(6)高度在10‑20 cm之间,不小于10 cm;对现浇混凝土固定端(6)进行养护,采用自然养护,采用蓬布、塑料布进行覆盖,达到75%强度后直接填筑路堤填土。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