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1.21
申请号 TW095124485 申请日期 2006.07.05
申请人 国立中山大学 发明人 林哲信;许维仁
分类号 H05H1/24 主分类号 H05H1/2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启舜 高雄市苓雅区中正一路284号12楼
主权项 一种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包含:一中空本体,其内部形成一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该输入端用以导入一反应气体;一第一电极板,其固设于该中空本体之输出端侧,且形成数个微孔;一第二电极板,其固设于该中空本体之输出端侧,且形成数个微孔,该第二电极板邻接于该第一电极板;及一电浆产生间隙,其系形成在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之间,其经由该第一电极板之微孔连通于该气体通道;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用以通入一中高频交流电,以促使该电浆产生间隙内之反应气体转化成一低温电浆,进而由该第二电极板之微孔导出。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之输出端设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以供分别固定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该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高度差,使该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之间形成该电浆产生间隙。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系包含一导电之外筒体及一绝缘之内筒体,该内筒体套设于该外筒体内。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外筒体在该输入端侧系设有一进气口,以导入该反应气体。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外筒体在该输入端侧系设有一导线入口,以供一第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电极板。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外筒体在该输出端侧系形成呈开放状,并具有一端面,以供固设该第二电极板。依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另包含一第二导线,其连接于该外筒体。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另包含一间隔件,其套设在该内筒体内,该间隔件具有一端面,以供固设该第一电极板,并用以间隔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之微孔系形成阵列且相互形成错位排列。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电极板之微孔系形成阵列且相互形成对位排列。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系一绝缘筒体,其在该输入端侧系设有一导线入口,以供一第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电极板。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系一绝缘筒体,其在该输入端侧系设有一进气口,以导入该反应气体。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在该输出端侧系形成呈开放状,并具有一肩部,以固设该第一电极板。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中空本体在该输出端侧另具有一环槽,以固设该第二电极板,且该肩部及环槽之间具有高度差。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板之周缘弯折延伸形成一凸缘,以固设于该中空本体之环槽。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常压低温电浆产生装置,其中另包含一第二导线,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板与该电源之间。
地址 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