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配制杂交组合;⑵种植杂种材料;⑶确定适宜的取穗时期;⑷预处理花药;⑸游离纯化小孢子;⑹调整小孢子的密度;⑺诱导形成小孢子胚;⑻分化培养形成再生植株;⑼再生苗低温越夏;⑽培养壮苗;⑾炼苗;⑿移栽;⒀移栽后管理;⒁成熟收获。本发明将供试材料直接种植在大田上,通过将小孢子从花药中游离出来进行培养,去除了花药壁的干扰,因此,有利于对各种培养因子进行优化,不但使小孢子胚的诱导频率提高,而且能够克服基因型的限制,使更多的杂交组合材料获得再生植株,从而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材料,对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194662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1.19
申请号 CN201010292054.1 申请日期 2010.09.26
申请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杨随庄;王纬;叶春雷;罗俊杰;王红梅;张艳萍;厚毅清;石有太;谢志军;陈玉梁
分类号 A01G1/02(2006.01)I;A01H4/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主权项 一种快速获得杂种小麦纯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配制杂交组合: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状互补的品种做亲本,人工去雄授粉,成熟后,按杂交组合收获杂交穗,单独脱粒,得杂交组合材料种子;⑵种植杂种材料:在小麦播种期,按20cm行距、10cm株距点播所述杂交组合材料种子,并使播种沟地平整;⑶确定适宜的取穗时期:取孕穗期麦穗中部的花药,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将所述小孢子发育到单核中期~单核后期的麦穗从穗下节处折断,并剪掉叶片;⑷预处理花药:首先用质量浓度为75%的酒精对所述步骤⑶所得的麦穗进行表面灭菌后,剥出麦穗;然后将该麦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HgCl 溶液中,摇晃3~5分钟,倒掉HgCl溶液,经无菌蒸馏水洗涤后,取出麦穗并吸干表面水分,取出花药;最后将所述花药用3ml预处理溶液接种,并在28~33℃温度下暗培养34~76小时,得到预处理花药;⑸游离纯化小孢子:将所述步骤⑷所得的预处理花药经震荡、过100微米筛网过滤后,得到花药残渣;在所述花药残渣中按料液体积比为1:15~20加入小孢子提取液,经震荡、过100微米筛网过滤后,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弃上清液,得小孢子沉淀物;在所述小孢子沉淀物中按料液体积比为1:15~20加入质量浓度为55%的甘露醇溶液,使所述小孢子沉淀物充分悬浮后,吸出悬浮液,滴加到质量浓度为21%的麦芽糖溶液中至溶液总体积为10ml,并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后,吸取麦芽糖与甘露醇界面处的小孢子;在所述小孢子中按1:5~10的料液体积比加入无麦芽糖的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在12~15℃温度下离心分离,弃上清液,再加入2ml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使所述小孢子充分悬浮;⑹调整小孢子的密度:取所述步骤⑸所得的小孢子悬浮液1~2滴,滴到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小孢子的数量,并通过所述小孢子胚诱导培养基,将小孢子密度调整为10000个/ml;⑺诱导形成小孢子胚:吸取3ml、密度为10000个/ml的小孢子溶液,加入到直径为6cm的无菌玻璃培养皿中,同时接种6个末授粉小麦子房,将皿口用parafilm膜封住后,在温度为28~32℃的培养箱中培养,直到小孢子胚发育到1.3~1.5mm大小;⑻分化培养形成再生植株:将所述步骤⑺所得的小孢子胚转接到小孢子胚分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中经8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UX 的16小时光照培养,直至形成再生苗;⑼再生苗低温越夏:当再生苗长至0.3~0.5cm时,将其放入温度为4℃且经8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UX 的16小时光照培养室中培养40~60天,得到绿苗; ⑽培养壮苗:将所述绿苗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中,在夜间温度为20℃、白天温度为25℃、采用自然散射光,并每天补充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UX的16小时光照的培养室中培养20~30天,得到壮苗;⑾练苗:当所述壮苗的麦苗高6~7cm时,移至玻璃温室中,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闭瓶练苗5~7天后,冲洗干净根部培养基,并置于自然光下练苗7~10天,待新根长出0.2~0.5cm时可移栽到土壤中;⑿移栽:整地7~10天后,在整好的土地上开沟、移栽,地表见干时,中耕一次,同时使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25cm;其中冬小麦材料于播种期直接移栽到大田中,春小麦材料于立冬前10天移栽到玻璃温室中;⒀移栽后管理:移栽成活后,按小麦育种试验田进行管理;⒁成熟收获:小麦籽粒变硬时,按单株收获,挂牌标记;充分风干后,按单株脱粒,将不同单株的籽粒装入不同的牛皮纸种子袋中,做好标记和登记,以备下年田间试验用。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