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背光系统
摘要
申请公布号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1.01
申请号 TW095105447 申请日期 2006.02.17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绍汉
分类号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G02F1/13357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扩散板;及光源模组,每一光源模组包括光源与基座,该基座包括与该扩散板相对之底板及一端连接于该底板之侧壁,该侧壁位于底板与扩散板之间,所述光源固定于该侧壁内侧,且该底板形成有凸起,该凸起具有朝向对应光源及扩散板之反射面,用于将光源发出之光线均匀反射至扩散板,其中该背光系统包括复数光源模组,该复数光源模组紧密排列、周期排列,且两相邻光源模组之侧壁与凸起贴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延伸形成上反射部,用于将该光源发出之部分光线反射至该凸起之反射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上反射部包括从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垂直延伸之凸出部,该凸出部与侧壁内侧之夹角被圆角化,形成反射曲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侧壁与底板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上反射部包括从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垂直延伸之第一凸出部,及从该第一凸出部靠近侧壁之表面朝向底板方向延伸形成之第二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间靠近凸起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底板邻近侧壁处延伸形成有第三凸出部,该第三凸出部与底板间靠近凸起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凸起延伸形成于底板与侧壁相对之一侧,且该凸起呈斜坡状,其斜坡面爲朝向对应光源及扩散板之反射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反射面爲曲面、平面或阶梯状斜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侧壁设置光源之侧面爲斜面,该斜面与底板间夹角介于45度与90度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光源爲发光二极体或冷阴极萤光灯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背光系统还包括一框架,该框架具有一底面与一端连接于该底面之复数侧面,该复数侧面之另一端形成一开口,扩散板设于该开口处,光源模组位于该框架内。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背光系统还包括一棱镜片,该棱镜片位于扩散板上方。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背光系统还包括一反射式偏光片,该反射式偏光片位于棱镜片上方。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扩散板;及光源模组,每一光源模组包括光源与基座,该基座包括与该扩散板相对之底板及一端连接于该底板之侧壁,该侧壁位于底板与扩散板之间,所述光源固定于该侧壁内侧,且该底板形成有凸起,该凸起具有朝向对应光源及扩散板之反射面,用于将光源发出之光线均匀反射至扩散板,其中该背光系统包括复数光源模组,该复数光源模组紧密排列、周期排列,且两相邻光源模组之侧壁与侧壁贴合或凸起与凸起贴合。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延伸形成上反射部,用于将该光源发出之部分光线反射至该凸起之反射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上反射部包括从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垂直延伸之凸出部,该凸出部与侧壁内侧之夹角被圆角化,形成反射曲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侧壁与底板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上反射部包括从侧壁远离底板之一端朝向该凸起方向垂直延伸之第一凸出部,及从该第一凸出部靠近侧壁之表面朝向底板方向延伸形成之第二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间靠近凸起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底板邻近侧壁处延伸形成有第三凸出部,该第三凸出部与底板间靠近凸起之夹角被圆角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背光系统,其中该凸起延伸形成于底板与侧壁相对之一侧,且该凸起呈斜坡状,其斜坡面爲朝向对应光源及扩散板之反射面。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自由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