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鞋用热塑性硬化材料及其制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32972 申请公布日期 2010.11.11
申请号 TW093130753 申请日期 2004.10.11
申请人 BK吉林尼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伊密尔 维尔丁;马库斯 费斯;史堤芬 佛瑞
分类号 C09J175/14 主分类号 C09J175/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01号7楼
主权项 一种呈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形态之制鞋用的热塑性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a.一或若干种的热熔黏合剂(n),含量为50到95重量%,其MFR值(100℃下测量,根据DIN ISO 1133为21.6公斤)为每10分钟2到300立方公分,b.一或若干种的填料,含量为50到5重量%,其不溶于热熔黏合剂中,并且该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同时满足以下的参数值:1. MFR值介于每10分钟2立方公分和6立方公分之间,2. 65℃下,根据DIN EN 14510测量之表面黏着力(黏性)为至少10 N到最高为60 N,3.参考DIN 53357测量,相对表面材质和衬里的黏合值/抗剥离力/为至少30 N/5公分,4.最大25%的长度伸长量,系于90℃下,一受热橱中存放5分钟后测量者。如请求项1呈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形态之制鞋用的热塑性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组份a,该热熔黏合剂,为以下成份的混合物1.含量为75-95重量%的线形聚酯和/或含量为75-95重量%的热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以及2.含量为0到25重量%之乙烯-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其乙酸乙烯酯的量为10-40重量%,以及含量为50-5重量%的填料,系选自由无机矿物填料,有机-蔬菜填料,合成物料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群组,为球形,粒子大小分布为45-1000微米的多边粒子,或为纤维态者,其长度为45-1000微米。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填料为粒子大小分布为45-500微米的木材粉。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填料为粒子大小分布为10-45微米的白垩。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的表面黏着力(黏性)为25-45 N。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的长度伸长量于90℃下为低于20%。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的MFR值为每10到20立方公分。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的MFR值介于每10分钟3到5立方公分。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的表面黏着力为15N。如请求项1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的表面黏着力为30N。如请求项2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乙酸乙烯酯之量为15-25重量%。如请求项2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填料为球形,粒子大小分布为45-500微米的多边粒子。如请求项2之硬化材质,其特征在于该填料为纤维态者,其长度为45-500微米。一种制造如请求项1呈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形态之制鞋用热塑性硬化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热熔黏合剂熔化,并于搅拌和揉捏之同时,利用一计量装置,将填料加入该热熔炼物中,用一除气装置将水份和散出的气体排除,并将依此方式获得的黏质体于真空下除气,以及进料以此方式处理的黏质体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一种制造如请求项1呈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形态之制鞋用热塑性硬化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经粒化,该粒状物再次被熔化,以及透过挤制作进一步的加工,或是辗滚形成扁平的箔状物。一种制造包含如请求项1之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之制鞋用热塑性硬化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注射模制机器中,将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进一步加工成为原料,制成使硬挺的部件。一种粒子大小分布为50-1000微米之细微粉末态之如请求项1之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用来制造扁平箔状物的用途,该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系供制作使硬挺部件用。一种粒子大小分布为50-1000微米之细微粉末态之如请求项1之热熔黏合剂/填料化合物用来制造三维之使硬挺部件的用途。一种鞋子,包含如请求项1到11之硬化材质。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