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造半导体封装体的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32675 申请公布日期 2010.11.01
申请号 TW093110958 申请日期 2004.04.20
申请人 新光电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小泉直幸;村山启;栗原孝;东光敏
分类号 H01L21/02 主分类号 H01L21/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该方法系具有下列步骤:将半导体晶圆之下表面设置于第一支持体之步骤;将前述半导体晶圆薄膜化之步骤;除去前述经薄膜化之半导体晶圆的一部分藉以形成穿孔之步骤;将前述形成有穿孔之半导体晶圆自前述第一支持体剥离之步骤;于前述自第一支持体剥离之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于前述形成有绝缘层之半导体晶圆之下表面侧形成导电层之步骤;以及藉由电镀而于前述穿孔内部形成导电体之步骤。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更包含移除前述导电层的步骤。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移除前述导电层的步骤,系不移除而留下前述导电体下部之导电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该导电层系由金属板、金属箔或导电性带所构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该导电层系由金属板、金属箔或导电性带所构成。一种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该方法系具有下列步骤:将半导体晶圆之下表面设置于第一支持体之步骤;将前述半导体晶圆薄膜化之步骤;除去前述经薄膜化之半导体晶圆的一部分藉以形成穿孔之步骤;将前述形成有穿孔之半导体晶圆自前述第一支持体剥离之步骤;于前述自第一支持体剥离之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将前述形成有绝缘层之半导体晶圆设置于第二支持元件之步骤;于前述绝缘层之露出面上形成导电层之步骤;以及藉由电镀而于前述穿孔内部形成导电体之步骤。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6项中任一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形成穿孔之步骤系使用蚀刻法。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6项中任一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使用电沉积法。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使用电沉积法。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6项中任一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无机系绝缘层,再于前述无机系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有机系绝缘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无机系绝缘层,再于前述无机系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有机系绝缘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无机系绝缘层,再于前述无机系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有机系绝缘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系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之表面上形成无机系绝缘层,再于前述无机系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有机系绝缘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6项中任一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半导体封装体之制造方法,其中在于前述半导体晶圆上形成绝缘层之步骤后,于前述绝缘层之表面上形成障蔽层。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