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人工培养的黑鸡*菌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人工培养的黑鸡菌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精选野外收集的黑鸡菌通过组织和孢子分离方法获得纯菌株,经母种的制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利用棉籽壳、杂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和林业下脚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辅之以麦麸、玉米粉、米糠以及一些矿质元素的添加剂为培养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辅之以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以及疏菇措施,实现周年培养得到大朵型、菌柄粗、扭曲、菌盖和菌柄表面浅褐色或茶褐色至暗褐色的黑鸡菌子实体。本发明的人工培养的黑鸡菌肉质细嫩、脆嫩滑爽,味道鲜美可口,单朵鲜重50~200克左右,加工食用方便,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黑鸡菌的规模化周年栽培中。
申请公布号 CN10182217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9.08
申请号 CN201010180510.3 申请日期 2010.05.24
申请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田果廷;张凯辉;李树红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C05G3/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主权项 1.一种人工培养的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11.GIF" wi="52" he="52" />菌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母种的制备:(1)精选野外收集的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12.GIF" wi="51" he="50" />菌通过组织和孢子分离方法获得纯菌株,将纯菌株再经过纯化、多代选择,得到在C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稳定,苔面菌丝浓密粗壮,气生菌丝整齐发达,颜色洁白,生长迅速的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13.GIF" wi="52" he="55" />菌原始母种;(2)配制扩大母种,在试管或其他玻璃容器中加入CPDA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14.GIF" wi="53" he="56" />菌原始母种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28℃,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成为成熟母种,即可用于繁殖原种;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1)原种培养基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以荞粒或者麦粒50~90%、杂木屑8~48%、石膏粉2%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2%~68%、用石灰粉调PH值7.5~8.5;或者:以杂木屑8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2%~68%、用石灰粉调PH值7.5~8.5;或者:以棉籽壳40~70%、杂木屑50~20%、麸皮8%、蔗糖1%、石膏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2%~68%、用石灰粉调PH值7.5~8.5;(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者培养袋中,高压灭菌1.5kg/cm<sup>2</sup>保持2~3小时,或者常压灭菌温度达到95℃以上保持20小时,冷却到30℃以下将上述成熟母种进行无菌接种,置于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培养瓶或培养袋成为成熟原种,原种再进行扩繁后得栽培种,栽培种用于栽培生产;栽培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原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相同;3)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15.GIF" wi="48" he="56" />菌的周年栽培:(1)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袋装入培养料、灭菌、冷却、一端接种或二端接种或腹面多点接栽培种,接种后置于20~28℃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菌棒,再培养15~30天,菌棒表面形成深褐色或黑褐色斑驳即可进行覆土栽培,可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或框栽,也可以不去除塑料袋在袋口直接覆土床栽或框栽;(2)菌棒去掉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或框栽,覆土厚度5~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60%~80%,当菇柄长到10~25厘米时即可采收;若不去除塑料袋在袋口直接覆土床栽或框栽,覆土厚度3~10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62%~80%;黑鸡<img file="FSA00000132400800021.GIF" wi="50" he="52" />菌覆土栽培时,培养料中含有不低于50%的富含木质素的杂木屑或其他林业下脚料,培养料中含有不高于45%的农作物秸秆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加水后使培养料中含水量62%~68%,用石灰粉调PH值7.5~8.5。
地址 650221 云南省昆明市白云路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