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变形玩具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连结机构的露出、并且能够增大第二外装部件相对于第一外装部件的转动范围的变形玩具。胫部(19)的外装主体(63)覆盖中间部件(58)的一部分,并且,该外装主体具备开口部(111),该开口部(111)位于当胫部(19)转动从而接近大腿部(13)时与大腿部(13)对置的位置。可动外装部件(93)通过连杆机构(LM)移动,并经由连杆机构(LM)与中间部件(58)连结,当可动外装部件(93)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可动外装部件(93)堵住开口部(111);当可动外装部件(93)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可动外装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装主体(63)的内部。
申请公布号 CN10180148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8.11
申请号 CN200980100386.0 申请日期 2009.03.17
申请人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奥村真之介;笠原昇
分类号 A63H3/36(2006.01)I;A63H3/46(2006.01)I 主分类号 A63H3/36(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党晓林
主权项 一种变形玩具,所述变形玩具包括:第一外装部件;第二外装部件;以及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连结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外装部件,所述连结机构具备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通过第一转动副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连结,并且,该中间部件通过第二转动副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连结,构成所述第二转动副的部件以及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内部,所述变形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具备外装主体和与该外装主体组合的可动外装部件,所述外装主体覆盖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并且,该外装主体具备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位于这样的位置:当所述第二外装部件以所述第二转动副的转动中心为中心转动而接近所述第一外装部件时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对置的位置,所述开口部在朝向所述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中间部件的第二方向以及与该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开口,所述可动外装部件构成为经由连杆机构与所述中间部件连结,当所述可动外装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可动外装部件堵住所述开口部;当所述可动外装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可动外装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装主体的内部,所述连杆机构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第二外装部件以所述第二转动副的所述转动中心为中心转动,从而所述可动外装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变位,并且,所述可动外装部件始终在维持所述可动外装部件的外表面面向所述开口部的状态的同时变位,所述第二位置以下述方式确定:当所述可动外装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外装部件不会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干涉,所述连杆机构以将所述中间部件的一部分作为固定连杆的方式利用第一可动连杆、第二可动连杆以及第三可动连杆构成,所述第一可动连杆通过第三转动副与所述中间部件连结;所述第二可动连杆通过第四转动副与所述第一可动连杆连结;所述第三可动连杆通过滑动副与所述第二可动连杆连结,并且由所述外装主体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可动连杆由所述可动外装部件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四转动副的转动范围被限制为:当所述可动外装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所述可动外装部件在与所述外装主体的内壁面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内壁面变位,所述可动外装部件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所述第一部件构成所述第二可动连杆,所述第二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侧并堵住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可动连杆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突起,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允许所述突起以所述第四转动副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在受限的角度范围内摆动,从而达成对所述第四转动副的所述转动范围的限制,所述滑动副由一对滑动槽和一对滑动件构成,所述一对滑动槽形成于所述外装主体的内壁部,所述一对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可动连杆且在所述一对滑动槽内滑动,所述外装主体通过组合一对主体半部而构成,所述一对滑动槽分别形成于所述一对主体半部,所述滑动槽的形状以下述方式确定:所述可动外装部件的所述外表面不会与所述外装主体的内壁面接触,并且所述可动外装部件沿着所述内壁面变位,在所述中间部件上安装有罩部件,所述罩部件覆盖所述中间部件的未由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外装部件覆盖的部分,并且所述罩部件安装成:当所述可动外装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变位时,所述罩部件不会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外装部件干涉,所述第一外装部件是所述变形玩具的大腿部的外装,所述第二外装部件是所述变形玩具的胫部的外装。
地址 日本东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