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软排冶具
摘要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排冶具,设置在机台(9)的平板(91)上,是由一底座(1)、一设置在底座(1)顶部能调整电路板(5)结合点与焊头(7)间相对位置的校对装置(2)、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能压住设置于校对装置(2)顶部之电路板(5)与软排线(6)的固定装置(3)、一设置于校对装置(2)侧边与底座(1)顶部结合的第一辅助块(11)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校对装置(2),是由第一滑动单元(21)、第一调距单元(22)、第二滑动单元(23)、第二调距单元(24)、第三滑动单元(25)、第三调距单元(26)所组成;前述该校对装置(2)侧边设有第一辅助块(11),该第一辅助块(11)顶部具有至少一个与侧边排气接头(12)连通的排气孔(13)。
申请公布号 TWM385155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7.21
申请号 TW099200261 申请日期 2010.01.07
申请人 蔡裕清 台北市西园路1段81号6楼 发明人 蔡裕清
分类号 主分类号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杨延寿 台北市南港区忠孝东路6段6号3楼之8
主权项 1.一种软排冶具,是由一底座(1)、一设置在底座(1)顶部能调整电路板结合点与焊头(7)间相对位置的校对装置(2)、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能压住设置于校对装置(2)顶部之电路板与软排线的固定装置(3)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校对装置(2),是由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第一滑动单元(21)、一与底座(1)顶部结合并顶抵第一滑动单元(21)侧边的第一调距单元(22)、一设置于第一滑动单元(21)顶部的第二滑动单元(23)、一与第一滑动单元(21)一端结合并抵顶第二滑动单元(23)对应端的第二调距单元(24)、一设置于第二滑动单元(23)顶部的第三滑动单元(25)、一设置于第一调距单元(22)侧边并与第二滑动单元(23)侧边结合且抵顶第三滑动单元(25)的第三调距单元(26)所组成;及所述校对装置(2)侧边设置有一与底座(1)顶部结合的第一辅助块(11),该第一辅助块(11)顶部具有至少一个与侧边排气接头(12)连通的排气孔(13)。 ;2.如请求项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21),是由一设置于底座(1)顶面且底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212)的第一滑槽(211)、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且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滑轨(212)嵌合之第一滑块(214)的第一滑板(213)所组成;而所述第二滑动单元(23),是由一设置于上述第一滑板(213)顶部的第二滑板(233)、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滑板(213)顶面与第一滑轨(212)呈垂直布置的第二滑轨(232)、及一设置于第二滑板(233)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滑轨(232)嵌合之第二滑块(234)的第二滑槽(231)所组成;而所述第三滑动单元(25),是由一设置于上述第二滑板(233)顶部并与第三调距单元(26)呈斜对角布置的圆柱(235)、至少一个嵌设于第二滑板(233)顶面的第一磁石(236)、一设置于第二滑板(233)顶部并具有与圆柱(235)相对应之圆孔(252)的第三滑板(251)、及一嵌设于第三滑板(251)底面并对应于第一磁石(236)处设置偏位的第二磁石(253)所组成。 ;3.如请求项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距单元(22),是由一底端与底座(1)顶部结合的第一接合块(221)、一与第一接合块(221)卡合能抵顶推动第一滑板(213)的第一调距器(41)、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辅助块(11)与第一滑板(213)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1)所组成;而所述第二调距单元(24),是由一侧面底部与第一滑板(213)一端结合的第二接合块(241)、一与第二接合块(241)卡合能抵顶推动第二滑板(233)的第二调距器(42)、一侧面底部与第一滑板(213)另一端结合的档块(242)、至少一个设置在档块(242)与第二滑板(233)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2)所组成;而所述第三调距单元(26),是由一侧面底端与第二滑板(233)结合的第三接合块(261)、一与第三接合块(261)卡合能推动第三滑板(251)的第三调距器(43)、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辅助块(11)与第三滑板(251)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3)所组成。 ;4.如请求项2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板(251)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能配合电路板摆放的凹槽(254),该凹槽(254)内具有至少一个能供电路板定位用的定位柱(255)。 ;5.如请求项2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板(251)顶部位于电路板焊接点处,设置一能承受电路焊接时之压力的支撑柱(256)。 ;6.如请求项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块(11)顶部与校对装置(2)相邻边处、设置一能辅助软排线定位的定位块(14)。 ;7.如请求项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块(11)顶部设置至少一个以上、能辅助引导软排线定位的凸块(15)。 ;8.如请求项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增设一固定装置(3),该固定装置(3)是由二个分别与底座(1)一端和另一端枢设枢结合的支架(31)、一横向结合在二支架(31)上的轴杆(32)、一固定在轴杆(32)且一端延伸出具有开口(35)之压板(34)的压块(33)、及一穿过压块(33)且将管口设置在压块(33)底面的真空管(36)所组成。 ;9.如请求项8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33)底部至侧边间,设置一能产生真空效应,能将电路板吸附住的真空管(36)。 ;10.如请求项8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装置(2)一端设置有能压住压板(34)边缘、以增加固定力防止软排线(6)偏位的加压单元(8),该加压单元(8)是由一垂直的气压缸(81)、一设置于气压缸(81)顶面的U形支架(82)、一与U形支架(82)枢设结合的加压板(83)所组成;前述加压板(83)一端结合转轴(84),该转轴(84)另端与气压缸轴杆(85)顶端配合形成施力点。 ;11.一种软排冶具,是由一底座(1)、一设置在底座(1)顶部能调整电路板结合点与焊头(7)间相对位置的校对装置(2)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校对装置(2),是由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第一滑动单元(21)、一与底座(1)顶部结合并顶抵第一滑动单元(21)侧边的第一调距单元(22)、一设置于第一滑动单元(21)顶部的第二滑动单元(23)、一与第一滑动单元(21)一端结合并抵顶第二滑动单元(23)对应端的第二调距单元(24)、一设置于第二滑动单元(23)顶部的第三滑动单元(25)、一设置于第一调距单元(22)侧边并与第二滑动单元(23)侧边结合且抵顶第三滑动单元(25)的第三调距单元(26)所组成;该校对装置(2)侧边设置有一与底座(1)顶部结合的第二辅助块(18),该第二辅助块(18)顶部设有一能配合电路板摆放的定位板(181);及该第三滑动单元(25)顶部设置一在斜边上具有至少一个能产生真空效应且将软排线吸附住之抽气孔(281)的楔形块(28),该抽气孔(281)藉由楔形块(28)垂直边的抽气接头(282)与抽气管(283)连通。 ;12.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21),是由一设置于上述底座(1)顶面且底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212)的第一滑槽(211)、及一设置于底座(1)顶部该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滑轨(212)嵌合之第一滑块(214)的第一滑板(213)所组成;而所述第二滑动单元(23),是由一设置于上述第一滑板(213)顶部的第二滑板(233)、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滑板(213)顶面与第一滑轨(212)平行且垂直的第二滑轨(232)、及一设置于第二滑板(233)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滑轨(232)嵌合之第二滑块(234)的第二滑槽(231)所组成;而所述第三滑动单元(25),是由一设置于上述第二滑板(233)顶部并与第三调距单元(26)不相邻之边角的圆柱(235)、至少一个嵌设于第二滑板(233)顶面的第一磁石(236)、一设置于第二滑板(233)顶部并具有与圆柱(235)相对应之圆孔(252)的第三滑板(251)、及一嵌设于第三滑板(251)底面对应于第一磁石(236)处设置偏位的第二磁石(253)所组成。 ;13.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距单元(22),是由一底端与底座(1)顶部结合的第一接合块(221)、一与第一接合块(221)卡合能抵顶推动第一滑板(213)的第一调距器(41)、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辅助块(18)与第一滑板(213)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1)所组成;而所述第二调距单元(24),是由一侧面底部与第一滑板(213)一端结合的第二接合块(241)、一与第二接合块(241)卡合能抵顶推动第二滑板(233)的第二调距器(42)、一侧面底部与第一滑板(213)另一端结合的档块(242)、至少一个设置在档块(242)与第二滑板(233)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2)所组成;而所述第三调距单元(26),是由一侧面底端与第二滑板(233)结合的第三接合块(261)、一与第三接合块(261)卡合能推动第三滑板(251)的第三调距器(43)、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辅助块(18)与第三滑板(251)间提供反力的弹簧(273)所组成。 ;14.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块(18)是由一设置于底座(1)顶面一端藉由第二螺件(186)与底座(1)枢接的转动块(185)、一设置于转动块(185)顶部的第三滑块(182)、一设置于第三滑块(182)与转动块(185)间用以引导第三滑块(182)的第四滑轨(184)、二个分设于第四滑轨(184)端部用以限制第三滑块(182)移动距离的止档(183)所组成。 ;15.如请求项14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块(182)与止档(183)接近面,分别设置有第三磁石(187)与第四磁石(188),能使第三滑块(182)快速移动并定位。 ;16.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81)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能配合电路板摆放的凹槽(254),该凹槽(254)内具有至少一个能定位电路板的定位柱(255)。 ;17.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28)斜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辅助软排线定位的辅助定位块(284)。 ;18.如请求项17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块(284)能向后延伸,并在延伸端上设置能夹持软排线的挟持单元(285)。 ;19.如请求项17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块(284)能向后延伸,并在延伸端的末端设置能辅助软排线(6)定位的定位单元(286)。 ;20.如请求项11所述之软排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81)顶面设置有能压住电路板的加压单元(8),该加压单元(8)是由一垂直的气压缸(81)、一设置于气压缸(81)顶面的U形支架(82)、一与U形支架(82)枢设结合的加压板(83)所组成;前述加压板(83)一端结合转轴(84),该转轴(84)另端与气压缸轴杆(85)顶端结合形成施力点所组成。;图1为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第一滑动单元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第二滑动单元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第三滑动单元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定位块及凸块的实施示意图。;图7为更换模具的实施示意图。;图8为图1的使用示意图。;图9为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使用示意图。;图11为第二辅助块的分解示意图。
地址 台北市西园路1段81号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