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简易精确定位连接构件之双边连接器;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摘要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被啮合部之框,及适应在第1方向或与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上插入框之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系含有连接至框的弹性构件。导体系连接至弹性构件,并在第1及第2方向上从框突出俾与连接物件电气连接。第1及第2啮合部系在垂直于第1方向之第3方向上从弹性构件突出,俾分别在第1及第2方向上与前述被啮合部啮合。第1及第2啮合部各在与前述被啮合部相对之侧上形成倾斜表面。
申请公布号 TWI327395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7.11
申请号 TW096111273 申请日期 2007.03.30
申请人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日本 发明人 松尾诚也;米田茜
分类号 主分类号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7号8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使两个连接物件相互连接之连接器,此连接器包含:框,其具有被啮合部;及连接构件,其适应在第1方向或与第1方向相反之第2方向上插入框;该连接构件包括:弹性构件,其系接到框;导体,其系接于弹性构件,并在第1及第2方向上从框突出,俾与连接物件电气连接;第1啮合部,其系在垂直于第1方向之第3方向上从弹性构件突出,俾在第1方向上与被啮合部啮合;及第2啮合部,其系在第3方向上从弹性构件突出,俾在第2方向上与被啮合部啮合;其中第1啮合部具有第1倾斜表面,其形成在与被啮合部相对之侧上,并朝第2方向倾斜趋近弹性构件;第2啮合部具有第2倾斜表面,其形成在与被啮合部相对之侧上,并朝第1方向倾斜趋近弹性构件。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第1及第2啮合部各具有在第3方向上延伸且面对被啮合部之堵塞面。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第1及第2啮合部系由与弹性构件相同之材料制成,且与弹性构件一体形成。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连接器,其中连接构件具有刚性高于弹性构件且形成在对应第1及第2啮合部之位置上之增强构件。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连接器,其中增强构件系嵌进弹性构件内。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连接构件具有刚性高于弹性构件且形成在对应第1及第2啮合部之位置上之增强构件;第1及第2啮合部系由与增强构件者相同之材料制成,且与增强构件一体形成。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框具有在第1方向上穿透框及收容连接构件之开缝;被啮合部具有形成在接近于开缝之位置之倾斜表面,俾当连接构件插入开缝时,啮合第1及第2倾斜表面。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第1及第2啮合部系在垂直于第1及第3方向之方向上相互接邻配置;被啮合部具有:第1被啮合部,系与第1啮合部啮合;及第2被啮合部,系与第2啮合部啮合;第1及第2被啮合部系在第1方向上相互移换。;第1图系为传统之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第2A图系为第1图所示之连接器的连接构件之背面图。;第2B图系为连接构件之平面图。;第2C图系为连接构件之正面图。;第2D图系为连接构件之侧面图。;第3图系表示在组装之第1阶段,第1图所示之连接器的剖面图。;第4图系表示在组装之第2阶段,第1图所示之连接器的剖面图。;第5图系表示在完成组装后,第1图所示之连接器的剖面图。;第6图系为依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之连接器的透视图。;第7图系为第6图所示之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第8图系为第7图所示之框沿线VIII-VIII剖开之剖面透视图。;第9A图系为第7图所示之连接构件之放大透视图。;第9B图系为第7图所示之连接构件从另一侧看之透视图。;第10图系为第6图所示之连接器的平面图。;第11图系为在第10图上沿线XI-XI剖开之剖面图,显示连接构件之一尚未固定于框之状态。;第12图系与第11图相似之剖面图,但是沿着第10图之线XII-XII剖开。;第13图系为依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之连接器的连接构件之剖面图。;第14图系为依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之连接器的剖面图,显示连接构件之一尚未固定于框之状态。;第15图系为用于叙述使用依本发明之连接器的装置之分解透视图。;第16图系为在组装中途,第15图之装置的正面图。;第17图系为在组装完成后,第15图之装置的剖面图。
地址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