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
摘要 本新型之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从动轴、右轴承固定盖、中轴、矽钢片固定环、左轴承固定盖、马达转子组、磁石固定环、齿盘固定内环、双偏心轴、轴承中圈、右外盖、轴承外圈、盖板及齿盘固定外环;令上述各组件相互套设组合并安装于自行车后,马达启动时,可藉双偏心轴外所套设之主动轮与内齿轮配合,内齿轮齿数较第一、第二主动轮之齿数多,以达到减速功效,避免自行车时速过快;而当自行车以电门加速时,与马达结合之从动轴会与轴承中圈紧抵,而带动轴承中圈转动,则与轴承中圈结合之齿盘随其转动,带动链条及自行车后轮,使自行车得以加速前进;当自行车藉脚踩脚踏板进行加速时,与脚踏板结合之轴承外圈会紧抵齿盘固定环并带动其转动,则与齿盘固定环结合之齿盘随其转动,使自行车得以加速前进,而达到脚踏及电门交换使用之目的。
申请公布号 TWM384160 申请公布日期 2010.07.11
申请号 TW098220982 申请日期 2009.11.12
申请人 刘清赐 发明人 刘清赐
分类号 主分类号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从动轴、右轴承固定盖、中轴、矽钢片固定环、左轴承固定盖、马达转子组、磁石固定环、齿盘固定内环、双偏心轴、轴承中圈、右外盖、轴承外圈、盖板、齿盘固定外环及五通管,其中:第一主动轮,于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透孔,中心设有供双偏心轴及轴承容置之透孔;第二主动轮,于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第一主动轮之透孔相对应之透孔,中心设有供双偏心轴及轴承容置之透孔;从动轴,于其一侧设有供双偏心轴置入之凹槽,而另侧则设有供轴承容置之凹槽,于两侧凹槽中心设有贯穿两者,供中轴穿设之透孔,于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第一、第二主动轮圆周所设透孔相对应之透孔;内齿轮,其齿数较第一、第二主动轮之齿数多,于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矽钢片固定环结合之结合孔,其外圆侧边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右轴承固定盖,其一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中心具有供轴承及O型环容置之透孔,凹槽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内齿轮结合之透孔,而其侧边与内齿轮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之相对应处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另于适处设有减速机注油孔;矽钢片固定环,其一侧具有承接槽,承接槽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左轴承固定盖结合之螺槽,而另侧面亦平均设有若干与内齿轮结合之螺槽,于承接槽中心具有供双偏心轴、马达转子组及轴承容置之透孔,于其侧边与内齿轮及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之相对应处亦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另于适处设有马达电线孔,于矽钢片固定环侧边平均设有若干与五通管结合之螺槽;左轴承固定盖,于其右、左侧各具有大、小凹槽,该大、小凹槽之间具有供中轴穿设之透孔,而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矽钢片固定环结合之透孔;磁石固定环,其中心具有透孔,该透孔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磁石孔;齿盘固定内环,其一侧具有供磁石固定环置入之凹槽与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之凹槽,该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之凹槽底面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中圈结合之透孔,而齿盘固定内环另侧则设有分别供轴承外圈及轴承中圈置入之二凹槽,该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之凹槽与供轴承中圈置入之凹槽之间设有供从动轴穿设之透孔,于齿盘固定内环另侧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齿盘固定外环结合之螺孔,于齿盘固定内环外则设有供O型环置入之沟槽;双偏心轴,其具有偏心位置相差180度之第一、第二偏心段,于双偏心轴中心具有供中轴穿设之透孔,其外侧具有供O型环容置之沟槽;轴承中圈,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穿设之透孔,而圆周具有与齿盘固定内环结合之锁孔及与盖板结合之锁孔,于轴承中圈一侧设有齿槽,该齿槽往内平均设有若干凸缘,该凸缘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弧面;右外盖,其中心具有供中轴穿设之方型孔,其一侧具有供盖板容置之凹槽,而其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外圈结合之透孔;轴承外圈,其中心具有齿孔,该齿孔往内侧平均设有若干凸缘,该凸缘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弧面,于齿孔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右外盖结合之螺孔,于轴承外圈外设有供O型环容置之沟槽;盖板,其系由两半圆组成,该两半圆结合后所形成之中心具有供从动轴穿设之透孔,其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中圈结合之透孔;齿盘固定外环,其中心具有供右外盖置入之透孔,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齿盘固定内环结合之透孔及与齿盘结合之透孔;五通管,其系固设于自行车之左、右踏板之间,中心具有供马达容置之中空,其侧边具有与矽钢片固定环结合之透孔,另设有与右轴承固定盖所设减速机注油孔相对应之减速机注油孔;令中轴穿设双偏心轴,于双偏心轴一侧外套设马达转子组,于马达转子组两侧各套设一轴承,于双偏心轴之沟槽内套设O型环,再于马达转子组之与双偏心轴之O型环相同之一侧外套设矽钢片固定环,使马达转子组之电线穿设矽钢片固定环之马达电线孔而与控制器连接,于马达转子组另侧轴承外套设左轴承固定盖,令左轴承固定盖之结合孔与矽钢片固定环之结合孔对齐,以螺丝锁固,于左轴承固定盖外侧小凹槽内置入轴承,于双偏心轴之第一偏心段外套第一主动轮,第二偏心段外套设第二主动轮,则第一、第二主动轮系相对应,于该第一、第二主动轮外再套设内齿轮,使第一、第二主动轮各以其上、下侧与内齿轮相配合,而内齿轮之透孔会与矽钢片固定环之透孔对齐,且内齿轮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会与矽钢片固定环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令从动轴一侧凹槽内置入轴承,再令另侧凹槽置入一O型环后套设于双偏心轴外,则其所设欲与第一、第二主动轮之透孔相对应之透孔会与第一、第二主动轮之透孔相对齐,令插梢插设于该相对应之透孔,则从动轴与第一、第二主动轮间产生连动关系,于右轴承固定盖之透孔内置入O型环及轴承,再令其一侧凹槽套设于从动轴外,则其透孔与内齿轮之透孔及矽钢片固定环之螺槽对齐,藉螺丝锁固,则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会与内齿轮及矽钢片固定环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于齿盘固定内环外之沟槽内置入O型环,于其中一凹槽内置入轴承,而另一凹槽内则置入具磁石之磁石固定环,再令齿盘固定内环套设于右轴承固定盖外,于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内置入磁石感应元件,则其电线会延着右轴承固定盖、内齿轮及矽钢片固定环之感应元件电线槽往外伸出,而与电池及控制器连接,于轴承中圈齿槽所设各凸缘之弧面侧置入插梢,于各插梢与该凸缘之平面之间置入弹性元件,再将轴承中圈套设于从动轴外,使该轴承中圈之锁孔与齿盘固定内环之透孔对齐,藉螺丝锁固,于轴承中圈外套设轴承外圈,该轴承外圈于套设前,先于其与齿盘固定内环之间套设限制板,同时于轴承外圈之沟槽内置入O型环,于其齿孔各凸缘之弧面侧置入插梢,于各插梢与凸缘之平面之间则置入弹性元件,再将轴承外圈套设,于轴承中圈及轴承外圈外套设盖板,并使盖板之透孔与轴承中圈之锁孔对齐,藉螺丝锁固,于右外盖一侧外套设O型环,将其套设于轴承外圈及外盖外,使右外盖之透孔与轴承外圈之螺孔对齐,藉螺丝锁固,于齿盘固定内环外套设齿盘固定外环,并令齿盘固定外环之透孔与齿盘固定内环之螺槽对齐,藉螺丝锁固,令齿盘固定外环与齿盘结合,而完成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令马达置于五通管之中空,使矽钢片固定环所设之螺槽与五通管所设之透孔对齐,藉螺丝锁固,则五通管所设之减速机注油孔会与右轴承固定盖之减速机注油孔呈相通,再令马达中轴两端各与左、右踏板结合。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中第一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圆周所设透孔内各置有环状垫圈,藉此使其与插梢结合运转时,可降低运转声音。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中与电池及控制器连接之磁石感应元件由磁石感应到骑乘者已坐稳且有脚踩左踏板或右踏板之动作,齿盘转动时,控制器方可启动马达转子组。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中马达转子组运转时带动双偏心轴及与双偏心轴配合之第一、第二主动轮转动,而第一、第二主动轮可藉插梢带动从动轴转动,因内齿轮齿数较第一、第二主动轮之齿数多,藉此达到减速功能。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中当以电动方式加速时,马达转子组转动,使轴承中圈之插梢紧抵从动轴,则从动轴带动齿盘转动,当以左、右踏板转动之方式加速时,轴承外圈之插梢紧抵轴承中圈,带动轴承中圈、齿盘固定环及齿盘转动,藉此,以进行电动或脚踏之加速方式的转换。;第一图系习用(一)之使用状态立体图;第二图系习用(二)之使用状态立体图;第三图系本新型之立体组合图;第四图系本新型之立体分解图;第五图系本新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第六图系本新型之C-C剖视图;第七图系本新型之D-D局部组合剖视图;第八图系本新型之轴承固定盖、矽钢片固定环及磁石固定环之组合侧视图;第九图系本新型之第一主动轮、双偏心轴、内齿轮及插梢结合侧视图;第十图系本新型之第二主动轮、双偏心轴、内齿轮及插梢结合侧视图;第十一图系本新型之以马达加速之动作示意图;第十二图系本新型之以脚踏板加速之动作示意图;第十三图系本新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地址 LIU, CHING TZU 台中市北区梅川西路4段147之5号13楼之1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