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自行车马鞍包结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4636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9.11
申请号 TW098201696 申请日期 2009.02.05
申请人 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县大甲镇德兴路152号 发明人 林春山
分类号 B62J1/28 (2006.01) 主分类号 B62J1/28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廖本柳 台中市南屯区黎明路2段302号5楼之1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包含有:一包体,其具有相互对应设置且分别呈独立容置空间之一左袋及一右袋,且两者系以相对应之周缘作局部衔接,各该左袋及右袋间相对应之袋体侧面系共同形成一跨接部;一扣合组,设于各该左袋及右袋间相对应之袋面周缘,可有效将该跨接部隐藏,并使各该左袋及右袋之相对应周缘结合形成完全衔接状态;一定位组,系设于各该左袋及右袋相对应之部位,以缩短该跨接部之空间,而使该包体束紧定位于一物件上。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扣合组系为拉链结构之应用。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扣合组系为若干扣件,系以预定间距于各该左、右袋相对应周缘环设。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定位组系于该左袋底侧设有一束带,并于该右袋另侧相对位置设有一结合件,以供与该束带相互接合组成。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可为相对应之魔术毡应用,以使两者相互接设。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分别设有相对应之公扣具及母扣具,以使两者相互接设。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以磁性触接以使两者相互接设之应用者。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包体上方预设部位设有一把手,以供该包体手握持之部位者。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进一步包含有一头管定位组,系设于各该左袋及右袋相对应之部位,以缩短该跨接部之空间,而使该包体前方束紧定位于一头管上。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于该头管定位组系于该左袋前侧部位设有一束带,该右袋前侧相对位置设有一结合件,将该束带穿绕环设该头管后,并与该结合件相互接合组成。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可为相对应毡贴接触之魔术毡者。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束带系可为魔术毡,且设该结合件为一扣件,可将该束带环绕头管后并穿套该扣件,再加以相互接合组成者。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分别设有相对应之公扣具及母扣具,以使两者相互接设。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各该束带及结合件系以磁性触接以使两者相互接设之应用者。1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自行车马鞍包结构,其中该物件系为自行车车架任意管件部位。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第二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松开状态之立体外观图。第三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松开状态另一视角之立体外观图。第四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示意图。第五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携带示意图。第六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组设于车架管之示意图。第七图为本创作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组设示意图。第八图为本创作再一较佳实施例松开状态之立体外观图。第九图为本创作再一较佳实施例之组设示意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