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补强件及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3464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8.21
申请号 TW098207714 申请日期 2009.05.06
申请人 骏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市三民区河北一路284号 发明人 杨东胜
分类号 B65G23/04 (2006.01) 主分类号 B65G23/04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桂齐恒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112号9楼;阎启泰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112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补强件,其包含有一中空本体,该本体外侧面凸伸有复数支撑单元,该些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翼片。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补强件,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二间隔设置之翼片。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补强件,其中,所述翼片自由端缘的两侧端部各设有一导引部。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补强件,其中,该本体上设有复数锁固孔。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补强件,其中,该本体上设有复数锁固孔。6.一种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包含有一中空滚轮,并于该滚轮内设有一同轴之轴心,该轴心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邻接滚轮内侧壁面的轴承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装置于该轴心外围套设有一两侧端组接轴承组之硬质管,以及于该滚轮内设有至少一补强件,所述之补强件包括有一可固设于该硬质管外的中空本体,该本体外侧面凸伸有复数支撑单元,所述之支撑单元外周缘可抵接于该滚轮内侧壁面并防止滚轮变形。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之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翼片,且所述翼片之自由端缘可抵接该滚轮内侧壁面。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二间隔设置之翼片。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翼片自由端缘的两侧端部各设有一导引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翼片自由端缘的两侧端部各设有一导引部。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至10项任一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滚轮内侧壁面设有复数条平行间隔排列的补强肋,且每一支撑单元位于相邻的二补强肋之间。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至10项任一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本体上设有复数锁固孔,该硬质管上设有对应锁固孔之组接孔,并以攻牙螺丝伸入对应之锁固孔与组接孔。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本体上设有复数锁固孔,该硬质管上设有对应锁固孔之组接孔,并以攻牙螺丝伸入对应之锁固孔与组接孔。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至10项任一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本体内侧面的两侧端处设有一斜切面。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本体内侧面的两侧端处设有一斜切面。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其中,该本体内侧面的两侧端处设有一斜切面。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创作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纵向剖面示意图。第二图:为本创作中补强件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第三图:为本创作中补强件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平面示意图。第四图:为本创作具有补强件的滚轮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横向剖面示意图。第五图:为习用滚轮装置之组合纵向剖面示意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