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黑臭河涌污染治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原位治理城镇黑臭河涌污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河道曝气增氧、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底泥生物修复和设置生物巢系统等步骤和措施,控制和消除河涌外源和内源污染,净化河涌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消除黑臭的目的。本发明无须在河道中兴建构筑物或将河涌水引出河道外处理,也无须清疏河道底泥。普遍适用于截污、清淤不彻底或一时无法截污、清淤的河涌,以及受潮汐影响流态变化复杂的河道进行原位治理,恢复水体正常生态功能,为众多的城镇黑臭河涌提供了切实可行、经济方便的治理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1417840A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4.29
申请号 CN200810218958.2 申请日期 2008.11.07
申请人 黎赓桓;孙志鸿 发明人 黎赓桓;孙志鸿
分类号 C02F7/00(2006.01)I;C02F3/02(2006.01)I;C02F11/0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7/00(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海波
主权项 1. 一种黑臭河涌污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和措施:(1)河道曝气增氧:在河道分段设置曝气设施,对水体强化曝气增氧,提高溶解氧含量,促进水层交换和水体的循环,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降解水层和底泥有机污染物、氧化硫化物及亚铁盐等致黑臭物质,为恢复河涌生态平衡创造有利条件;(2)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配合水体曝气增氧,在河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于水中迅速繁殖,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实现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控制和削减河涌污染物受纳总量;(3)底泥生物修复:治理期间直接于河道定期投放底泥生物修复剂,改变底泥和底部水层的厌氧生境,促进底部微生物由厌氧向好氧演替,加速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底泥矿化,控制底泥耗氧物质向上覆水体的释放;(4)设置生物巢系统:在河道适当位置每隔一段距离装设生物巢系统,生物巢的生物附着面巨大,可承载水体微生物、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流失,并为鱼类和其他生物物种提供栖息觅食的场所,增加生物多样性,发挥水生生物链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地址 51018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朝天路井泉巷11号6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