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造纺织机械用热箱门的轧辊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具体为一种制造纺织机械用热箱门的轧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冲压技术和设备制造纺织机械长尺寸零件工艺复杂、成本高及精度低等问题。包括若干辊轮组,每个辊轮组由压辊轮和托辊轮组成,压辊轮和托辊轮的外周侧面相邻排列,轴平行,托辊轮的周侧面和压辊轮周侧面的压合面形状依次如附图所示意。该装置能够连续生产,所以效率高,而且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传统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为91%,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轧辊可达到96%,而且由于轧辊和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冲压折弯设备相比结构相对简单,成本投入少。所以综合效果十分明显。
申请公布号 CN201183057Y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1.21
申请号 CN200720102455.X 申请日期 2007.09.07
申请人 王盛华 发明人 王盛华;刘利春
分类号 B21B27/02(2006.01);B21D13/04(2006.01);B21D37/00(2006.01) 主分类号 B21B27/02(2006.01)
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源
主权项 1、一种制造纺织机械用热箱门的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辊轮组,依次为由压辊轮(1)和托辊轮(2)组成的第一辊轮组、由压辊轮(4)和托辊轮(5)组成的第二辊轮组、由压辊轮(6)和托辊轮(7)组成的第三辊轮组、由压辊轮(15)和托辊轮(16)组成的第四辊轮组、由压辊轮(17)和托辊轮(18)组成的第五辊轮组、由压辊轮(23)和托辊轮(24)组成的第六辊轮组、由压辊轮(25)和托辊轮(26)组成的第七辊轮组、由压辊轮(34)和托辊轮(35)组成的第八辊轮组、由压辊轮(36)和托辊轮(37)组成的第九辊轮组、由压辊轮(38)和托辊轮(39)组成的第十辊轮组、由两个侧压辊轮(40)和侧压辊轮(41)和其之间的压辊轮和托辊轮组成的第十一辊轮组、由压辊轮(44)和托辊轮组(45)成的第十二辊轮组、由压辊轮(46)和托辊轮(47)组成的定型辊轮组,每个辊轮组的压辊轮和托辊轮的外周侧面相邻排列,轴平行;其中第一辊轮组的压辊轮(1)和托辊轮(2)的环面之间的夹角∠A=∠C为0~85°,∠B=∠D为0~85°;第二辊轮组的压辊轮(4)和托辊轮(5)的环面之间的夹角∠E=∠G为0~85°,∠F=∠H为0~85°;第三辊轮组的压辊轮(6)和托辊轮(7)的环面之间的夹角∠I=∠M为45°,∠J=∠K为45°;第四辊轮组的压辊轮(15)和托辊轮(16)的环面之间的夹角∠N=∠P为0~90°,∠O=∠Q为0~90°;第五辊轮组的压辊轮(17)和托辊轮(18)的环面之间的夹角∠R=∠T为0~45°,∠S=∠U为0~90°;第七辊轮组的压辊轮(25)和托辊轮(26)的环面之间的夹角∠V=∠X为0~90°,∠W=∠Y为0~90°;第八辊轮组的压辊轮(34)和托辊轮(35)的环面之间的夹角∠V′=∠X′为0~35°,∠W′=∠Y′为0~25°,∠α=∠γ为0~15°,∠β=∠Φ为0~15°;第九辊轮组的压辊轮(36)和托辊轮(37)的环面之间的夹角,∠α=∠γ为16~30°,∠β=∠Φ为16~30°,∠α′=∠γ′为0~15°,∠β′=∠Φ′为0~15°;第十辊轮组的压辊轮(38)和托辊轮(39)的环面之间的夹角,∠γ为45°,∠Φ为45°,∠γ′为30°,∠Φ′为30°,第三辊轮组和第四辊轮组之间还设有整型辊轮组,该整型辊轮组包括两个轴平行且轴与金属带(3)垂直的对压辊轮(9、10),对压辊轮(9、10)上方还设有压辊轮(14、13),第五辊轮组和第六辊轮组之间还设有折钩辊轮组,该组辊轮由斜压辊轮(19)和斜托辊轮(21)组成,斜压辊轮(19)外周侧的压环带的顶角为45°,斜托辊轮(21)外周侧的内凹环带的内角45°,第七辊轮组和第八辊轮组之间还设有折弯辊轮组,该折弯辊轮组由斜压辊轮(29、30)和斜托辊轮(28、32)组成,斜压辊轮(29、30)外周侧的压环带的顶角为50°,斜托辊轮(28、32)外周侧的内凹环带的内角50°。
地址 030601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经纬路150号经纬机械集团通用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