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再生竹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纤维制造业中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选用市售造纸级竹浆为原料,将其水解、酸解或者酶解等预处理后,与N-甲基吗啉氧化物水溶液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合,在70~115℃下减压脱水后制得纺丝原液。该原液经增压后通过两道预过滤器过滤,在70~110℃下经喷丝头喷出,并在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凝固成型、淋洗后,根据相应的常规工艺制得各种规格的长丝和短纤维。该方法直接使用造纸级竹浆为原料,省去了将造纸级竹浆加工为粘胶纤维级竹浆的工序,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还减少了污染,并且保留了竹纤维的特色。
申请公布号 CN100395384C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6.18
申请号 CN200510030433.2 申请日期 2005.10.12
申请人 东华大学 发明人 杨革生;邵惠丽;胡学超;冯坤
分类号 D01F2/02(2006.01) 主分类号 D01F2/02(2006.01)
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方黛眉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造纸级竹浆直接制造再生竹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依次为:(1)采用下述A、B、C三种方法之一对市售造纸级竹浆进行预处理:A)水解:将市售的片状造纸级竹浆与水按重量比1∶5~15投入到高压容器中,浸渍、搅拌混合2~8小时后,在120~200℃下蒸煮1~6小时,制成浆粥状竹纤维素;B)酸解:将市售的片状造纸级竹浆与水按重量比1∶5~15投入到高压容器中,并加入占造纸级竹浆总重量的0.01%~1%的酸,浸渍、搅拌混合2~6小时后,在100~170℃下蒸煮1~5小时,蒸煮结束后,用碱性化合物中和至PH值为7~8,经清洗制成浆粥状竹纤维素,所述的酸为硫酸或盐酸,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C)酶解:将市售的片状造纸级竹浆与水按重量比1∶5~15投入到搅拌容器中,浸渍、搅拌混合2~12小时后,用酸调节PH值至3~6,再加入占造纸级竹浆总重量的0.01%~5%的纤维素酶,在30~70℃下保温0.2~4小时,然后升温到70~100℃,使纤维素酶失活后,用碱性化合物中和至PH值为7~8,经清洗制成浆粥状竹纤维素,所述的纤维素酶为β-1,4葡聚糖外切酶与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混合酶,两种酶的重量比为5~40∶95~60,所述的酸为硫酸、盐酸、醋酸或柠檬酸,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通过水解、酸解或酶解预处理后,将所得浆粥状竹纤维素挤压脱水至竹纤维素与水的重量比为1∶0.5~1.5;(2)将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在真空度为-5.0×104~-9.8×104Pa的减压条件下蒸浓,使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80~88%;(3)将(1)中所述预处理后的竹纤维素与(2)中所述蒸浓后的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按10~35∶100的重量比分别加入带搅拌装置的溶解设备中,在70~115℃下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后,在真空度达到-8.0×104~-9.8×104Pa的条件下,脱去体系中的水分,使竹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氧化物水溶液的混合物中水的重量降至12~15%时,竹纤维素完全溶解,生成纺丝原液;(4)将前述(3)中所述纺丝原液按如下纺丝工艺之一纺丝:A)采用氮气将前述(3)中所述纺丝原液压入到增压泵中,经增压泵增压,使压力达到1.5×106~9.8×107Pa,先后通过两道预过滤器过滤,过滤除杂后,在纺丝温度为70~110℃下经喷丝头喷出,采用公知的干-湿法纺丝,在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凝固成型、淋洗、卷曲、切断、水洗、上油、干燥后制得再生竹纤维素短纤维;B)采用氮气将前述(3)中所述纺丝原液压入到增压泵中,经增压泵增压,使压力达到1.5×106~9.8×107Pa,先后通过两道预过滤器过滤,过滤除杂后,在纺丝温度为70~110℃下经喷丝头喷出,采用公知的干-湿法纺丝,在N-甲基吗啉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凝固成型、淋洗、上油、干燥、卷绕成筒后制成再生竹纤维素长丝。
地址 200051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