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导电性有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之电极及电缆
摘要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藉由下述之方法,提供一种较知的有机导电膜有较高导电性的导电性有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之电极、电线及电子元件。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系由含有:与基材(1)表面或形成于基材上之底层(2)表面做共价键结之末端键结基、共轭键结基、以及位于该末端键结基与该共轭键结基之间之烷基的有机分子所构成;该有机分子系呈配向状态,且该共轭键结基与其他分子的共轭键结基进行聚合形成导电网(34)。导电网(34),系由聚咯、聚吩撑(polythienylene)、聚乙炔、聚二乙炔及聚并苯(polyacene)所形成。共轭键结基的聚合,系用电解氧化聚合、触媒聚合、能束照射聚合。
申请公布号 TWI298732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7.11
申请号 TW091102311 申请日期 2002.02.0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小川一文;美浓规央;山本伸一
分类号 C08L101/12(200601AFI20080417VHTW);H01B1/12(200601ALI20080417VHTW) 主分类号 C08L101/12(200601AFI20080417VHTW)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桂齐恒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112号9楼;阎启泰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112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导电性有机薄膜,其系由含有:与基材表面或 形成于基材上之底层表面做共价键结之选自矽氧 烷(-SiO-)及SiN-键结中之至少一种的键结(亦可为与 Si及N价数相当之其他键结基)之末端键结基、选自 聚咯、聚吩撑及聚并苯(polyacene)中至少一种 之共轭键结基、以及位于该末端键结基与该共轭 键结基之间之碳数2-25之烷基的有机分子所构成; 其特征在于: 该有机分子呈配向状态,且该共轭键结基与其他分 子的共轭键结基进行聚合形成导电网;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之电导度()于室温(25℃)、无 掺质下,为1S/cm以上。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聚合系选自电解氧化聚合、触媒聚合及能束照射 聚合之中的至少一种。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最终阶段的聚合为电解氧化聚合。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的电导度(),于室温(25℃)、无 掺质下,为1103S/cm以上。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分子的配向,系经由选自:藉由摩擦之配向处理 、自经由脱离反应让分子于基材表面进行共价键 结后的反应溶液作液切处理、偏光照射处理、及 藉由聚合时分子之摆动所进行之配向中之至少一 种来形成。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有机薄膜之导电区域对于可见光区波长的光为 透明的。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形成该导电网之分子单元系以下述化学式(A)或(B) 所表示者: (惟,该化学式(A)及(B)中,X为含有氢、酯基或不饱和 基之有机基;q为0~10之整数;E为氢或碳数1~3的烷基;n 为2~25的整数;p为整数1、2或3)。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系进一 步于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的导电区域表面具有保护 膜。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系进一步含有掺质。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系单分子膜或单分子累积膜。 11.一种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使得化学吸附化合物(含有:与基材表面或形成 于基材上之底层表面可做共价键结的选自矽氧烷( -SiO-)及SiN-键结中至少一种的键结(亦可为与Si及N 价数相当之其他键结基)之末端官能基、选自聚 咯、聚吩撑及聚并苯中至少一种之可共轭键结 的官能基、以及位于该末端官能基和该可共轭键 结的官能基之间的碳数2-25之烷基)与表面有活性 氢或被赋予活性氢之基材表面或是形成于基材上 之底层表面接触,经由脱离反应来进行共价键结而 形成有机薄膜, 将构成该有机薄膜之有机分子依既定的方向配向, 或于聚合制程中使其一边配向一边进行聚合, 该分子的配向,系藉由聚合时分子之摆动所进行之 配向处理来进行, 于聚合制程中,系藉由让该可共轭键结基彼此进行 电解氧化聚合来进行共轭键结,以形成导电网。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其中,该末端官能基系卤化甲矽烷基、烷 氧甲矽烷基或异氰酸酯基,系藉由择自与基材表面 的活性氢所进行之脱氯化氢反应、脱醇反应及脱 异氰酸酯反应中之至少一种的脱离反应,来形成共 价键结。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其于聚合制程的最终阶段,系经由电解氧 化聚合以完成导电网。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其中,该有机分子系由下述化学式(C)或(D) 所表示: (惟,于该式(C)及(D)中,X为含有氢、酯基或不饱和基 之有机基;q为0~10之整数;D为卤素原子、异氰酸酯 基或碳数1~3的烷氧基;E为氢或碳数1~3的烷基;n为2~ 25的整数;p为整数1、2或3)。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其中,该有机分子系形成为单分子层状。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系藉由反覆施行复数次该单分子层形成制 程来积层单分子层以形成单分子累积膜。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系于交互施行该单分子层形成制程与该倾 斜处理制程之后,于该导电网形成制程中,藉由于 各单分子累积膜的各单分子层内使导电网同时形 成,以形成导电性单分子累积膜。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系经由反覆施行该单分子层形成制程、该 倾斜处理制程及该导电网形成制程,以形成导电性 单分子累积膜。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中, 该能束系选自紫外线、远紫外线、X射线及电子线 中之至少一种。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其中,该能束系选自经偏光之紫外线、经 偏光之远紫外线及经偏光之X射线中之至少一种, 该倾斜配向处理与该导电网形成系同时施行。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导电性有机薄膜之制 造方法,系于该导电网形成中或形成后,进一步添 加掺质。 22.一种电极,其系由在可见光区的光波长下为透明 之导电性有机薄膜所形成者;其特征在于: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系由含有:与基材表面或形成 于基材上之底层表面做共价键结之选自矽氧烷(- SiO-)及SiN-键结中至少一种的键结(亦可为与Si及N价 数相当之其他键结基)之末端键结基、选自聚咯 、聚吩撑及聚并苯中至少一种之共轭键结基、 以及位于该末端键结基与该共轭键结基之间之碳 数2-25之烷基的有机分子所构成, 该有机分子呈配向状态,且该共轭键结基系与其他 的分子之共轭键结基进行聚合而形成导电网;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之电导度()于室温(25℃)、无 掺质下,为1S/cm以上。 23.一种电缆,系具备芯线、以及沿该芯线的表面之 长方向所形成之导电性有机薄膜;其特征在于: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系由含有:与基材表面或形成 于基材上之底层表面做共价键结之选自矽氧烷(- SiO-)及SiN-键结中至少一种的键结(亦可为与Si及N价 数相当之其他键结基)之末端键结基、选自聚咯 、聚吩撑及聚并苯中至少一种之共轭键结基、 以及位于该末端键结基与该共轭键结基之间之碳 数2-25之烷基的有机分子所构成, 该有机分子呈配向状态,且该共轭键结基系与其他 的分子之共轭键结基进行聚合而形成导电网; 该导电性有机薄膜之电导度()于室温(25℃)、无 掺质下,为1S/cm以上。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之电缆,其中,该电缆系形 成为含有相互电绝缘之复数支的芯线之集合电线 。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之电缆,其中,芯线为玻璃 或金属。 图式简单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在全区域形成导电网 之单分子膜的截面图;图1B为在复数的部分区域形 成导电网之单分子膜的截面图;图1C为由在内部有 共轭聚合性官能基之有机分子所构成,于复数的部 分区域形成导电网之单分子膜的截面图。 图2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导电网的方 向之示意俯视图。 图3A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依一个方向相连的导 电网形成于全区域之单分子层的俯视图;图3B为具 有在各导电区域中形成有依一方向相连的导电网 之平行的导电区域之单分子层的俯视图;图3C为具 有在各导电区域中形成有依一方向相连的导电网 之排列成矩阵状之导电区域之单分子层的俯视图; 图3D为形成于各导电区域之导电网的方向为相同, 而各导电区域的形状皆不同,有着排列成任意的图 案之导电区域之单分子层的俯视图。 图4A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形成于基材上之 单分子膜的构造例之示意截面图;图4B为形成于基 材上,且于表面形成有保护膜之单分子膜的截面图 。 图5A为用以说明使构成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有机 薄膜之分子倾斜(配向)之摩擦配向法之示意立体 图;图5B为光配向法之立体图;图5C为液切配向法之 立体图。 图6A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在基材上的选择 性部位形成导电区域之构成例之示意性立体图;图 6B显示将全区域内形成有导电区域之单分子膜,在 基材上复数形成之立体图。 图7A~D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2之形成于基材上 之单分子累积膜的积层构造例之示意截面图;图7A 系将各单分子层的配向方向作成同一方向之X型单 分子累积膜;图7B系将各单分子层的配向方向作成 同一方向之Y型单分子累积膜;图7C系将各单分子层 的配向方向作成相异之X型单分子累积膜;图7D系将 各单分子层各以2个配向方向中之一方向配向之X 型单分子累积膜。 图8A为发明之实施例12之形成于芯线的外表面之电 缆的截面图;图8B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3之集合电线 型的电缆之立体图;图8C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3之集 合电线型之扁平电缆的立体图。 图9A~B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4之将形成有单分 子膜之导电区域作为电极使用之电容器的构造例 之示意截面图;图9A为形成有具有导电区域之单分 子膜之2个基材,使其单分子膜朝向内侧包夹着介 电体之构造;图9B为表示介电体的平行的2个表面分 别形成具有导电区域之单分子膜的构造。 图10A~D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及实施例6之 制造具有导电区域之单分子膜之制程的截面图;图 10A为于单分子膜形成制程后之形成于基材上的单 分子膜;图10B为于倾斜处理(配向处理)制程后之经 配向的单分子膜;图10C为于聚合电极形成制程中, 对形成于表面之一对的电极施加电压之导电区域 形成制程刚开始后的单分子膜;图10D为于导电区域 形成制程后之形成有导电网之单分子膜。 图11A~F为本发明之实施例2之有机导电性膜之制造 程序示意图。 图12A~B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2之使分子层内 的分子配向之制程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3之有机电子元件 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4之液晶显示装置 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用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5之电致发光(EL)显 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之实施例14之导电性分子的配向 之评价方法的说明图。 图17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得之产物的NMR图。 图18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得之产物的IR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