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接合片材之装置及方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接合
摘要 用来接合两或更多片重叠片材项之一装置包含由冲头机构。构造成可与冲头机构共同操作之一双间隔开模部份,当此冲头机构与前述模部份在前述重叠片材项被配置其间之一般纵向中相对另外一件朝向移动时来迫使此重叠片材项之部份变形,前述模部份能在一般侧向方向中从另一件移动离开;和围绕前述模部份以便弹性地偏移前述模部份朝向另外一件之弹性体偏移机构;组成。
申请公布号 TW144254 申请公布日期 1990.10.21
申请号 TW075105375A02 申请日期 1990.02.15
申请人 毕提门公司 发明人 爱德温.乔治.邵登
分类号 B21D31/66;B21D39/02 主分类号 B21D31/6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接合片材金属的装置,包含: 一冲头,具有一给定的横截面,可受 致动而沿一第一轴作往复移动;以及 一开模,固定对准该冲头,此开模包 括: 第一与第二开模部分,位于上述轴之 相反两侧; 当上述冲头移向该开模时,供接纳该 冲冲头的机构, 此机构在该开模中界定一开口,此开 口位在所述第一轴之中心并在形状上至至 少一部分与前述冲头之横截面形状互补, 该开口的一部分由前述开模部分之一 所界定,而该开口的另一部分由前述开模 另一部分所界定, 枢轴机构,支撑前述开模部分以使其 沿大致彼此平行的两枢轴作彼此间之相对 枢轴运动,所述枢轴位在前述第一轴的两 侧并与之垂直,以及 一固定砧,位在前述开口中,所述片 材金属可紧抵之而由前述冲头来压铸。2.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中 所述两枢轴彼此相隔一段距离,此距离较 所述开口在同一方向上的尺寸为大。3.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更 包含有弹簧机构以供将前述两开模部分朝 向彼此而偏压。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 置,其中 该开口在形状上完全与该冲头的横截面形 状互补,且在该冲头与该开口间有一均匀 间隙,以防止在冲头进入开口中时将所述 片材金属剪断,该间隙较该欲接合之片材 金属的总合厚度为小。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 述之装置,其中 该间隙约为该总合厚度的40%。6.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中 开模开口面向冲头的边缘提供有一半径, 以减低装置剪断该片材金属的可能。7.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中 该开口有两侧边,与冲头的对应侧边实质 对齐,以使得当冲头进入该开口中时所述 片材金属被剪割。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 装置,其更 包含有一开模本体以供枢轴支撑所述开模 部分,以及邻接机构,位在该开模本体上 而可直接与所述部分衔接,以吸收该开模 部分因冲头致动所接收之负载,藉此使所 述枢轴机构解除该负载。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所述之装置,其更 包含有一开模本体,具有许多成列对齐的 孔,与所述轴呈垂直关系而安置,所述砧 位在该等孔之一内,其他的孔则可容纳另 外的砧,以供在需要多个接点时应用。10.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所述冲头之自由端及所述砧的自由端分 别具有大致平坦的相对表面。11.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0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所述平坦表面之位置大致彼此平行。12.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该冲头之自由端及所述开模开口之横截 面为圆形。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装置, 其 中该砧之自由端之横截面大致为圆形。14.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该砧之直径大约与该开模开口之直径相 同。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该冲头之直径小于该开模开口之直径。16.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装置,其 中该冲头与开模开口间的直径差少于要接 合之片材金属的总合厚度。17.一种接合片材金属 的方法,包含: 将至少两片之片材金属以重叠方式加 以组接; 将一开模放置在紧接片材金属组件之 一外侧面处,该开横具有一由底表面所界 定的开口及一可侧向扩张的侧壁; 将一冲头以一方向朝向开模开口并紧 抵片材金属组件之相对外侧面而移动,以 将两片材金属片引入开模开口中紧抵其底 面,而又不致剪断片材金属的任何部分; 持续使冲头朝向开模开口之底表面移 动,以减低位于其间之片材金属片之原始 厚度且使之朝侧向突伸,以形成一侧向增 大之形状而将两片材金属彼此机械互锁接 合,所述侧向突伸之产生不致造成片材金 属任何部分之破裂,而开口之壁侧扩张以 容纳该侧向突仲;以及 将冲头由开口及已接合之片材金属组 件中抽出。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力法, 其 中所述之底表面维持在一固定位置。19.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更 包含如下步骤:在将两片材金属引入时, 减低其原始厚度。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 之方法,更 包含如下步骤:在片材金属片间同时形成 多个接近但隔开之接点。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一 局部前视图,在此显示它收缩位置。 图2是类似于图1之图形,但是显示 此装置在其前进位置( advanced position)。 图3是一般沿着图1中3-3线取截 之一视图。 图4是一般沿着图3中4-4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5是一般沿着图3中5-5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6是在图1至图5中所表示装置之 模体(die body)之一透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之防漏接合件在它 完全形成之点处之一放大局部剖面图。 图8说明用来形成依据本发明之许多 不同形状接合件之模子。 图9是用于图l至图8中所显示装置 之一举例模体之代替形式之一局部被开透 视图。 图10是适合与图9之模组件共同使用 一万用冲头组件(universal punch assembly)之一局部视图。 图11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另 一具体形态之一局部前视图,并且其在应 用在传统"冲缝"("lanced")型式接 合件之形成。 图12是图11装置之一侧视图。 图13是由图11与图12之装置所形成之 一"冲缝"接合件之一放大局部剖面图。 图14是一般沿着图13中14-14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15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一 另一具体形态之一局部透视图,并且其可 应用在依据本发明之防漏接合件之形成。 图16是图15装置之一局部正视图,此 装置之一部份是以纵向横剖面来表示。 图17是图15与图16装置之一局部剖面图 ,其说明此装置实际地依据本发明之防漏 接合件之完成点处。 图18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仍 然另一具体形态之一局部透视图,并且其 可应用在传统"冲缝"型式接合件之形成 。 图18A是说明在图18具体形态上之一 变化之一局部透视图,其中在此装置之端 处被加上非- 剪割模分段( non-shearing die segments)。 图19是图18之装置其一般沿着图18之 19-19线取截之一局部剖面图,图18A装 置之相当局部剖面图除了增加之非-剪割 端模分段之外,一般与其类似。 图20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一 其他具体形态之一俯视图并且其适合用来 形成依据本发明之一防漏接合件。 图21是一般沿着图20之21-21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22是类似于图21之一局部剖面图, 但是其用来说明在图20与图21中所显示具 体形态上之变化。 图23是结合本发明原理之一装置之一 仍然其他具体形态之一俯视图,并且其适 合用来形成一般"冲缝"型武接合件。 图24是一般沿着图23-24线取截之一 局部剖面图。 图25是一般沿着图23之25-25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26是四片之条料(bar stock)之 一端视图,其图解说明依据本发明之一方 法,利用此方法用于一接合-形成装置之 许多模分段能实际同时地制造。 图27是类似于图20之一俯视图,但是 其说明本发明之仍然另一具体形态。 图28是一般沿着图27之28-28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图29是类似于图23之一俯视图,但是 其说明本发明之仍然另一具体形态。 图30是一般沿着图29之30-30线取截 之一局部剖面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