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技术提供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一高透光率导电层与一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组合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利用本发明技术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之制造方法可解决知之发光二极体元件透光性低造成发光效率差的问题,进而得到最佳之透光性及欧姆特性之发光二极体元件,达到提高发光二极体元件亮度之目的。
申请公布号 TWI298206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6.21
申请号 TW092117952 申请日期 2003.07.01
申请人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宗良;张智松;江志立;陈泽澎
分类号 H01L33/00(200601AFI20080221VHTW) 主分类号 H01L33/00(200601AFI20080221VHTW)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该高亮度之发光二 极体元件包含: 一基板,该基板位于该发光二极体元件的底端; 一半导体层,该半导体层系接于该基板上部,具有 一N型半导体层、发光区及一P型半导体层,其中,该 发光区介于该N型半导体层与该P型半导体层之间; 一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该不透光 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位于该P型半导体层 上端;以及 一高透光率导电层,该高透光率导电层覆盖于该不 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上部可提高该 发光二极体元件的亮度。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基板可为蓝宝石基板。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N型半导体层可为N-GaN层。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P型半导体层可为P-GaN层。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发光区可为InGaN/GaN多重量子井结构。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高透光率导电层可由金属氧化层所组 成。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 可由镍、金、铬、铟、铂、银、鐪或铍等至少一 种金属化合物所组成。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 元件,其中该高透光率导电层可为铟铅氧化物、铟 氧化物、铟锡氧化物、锡氧化物、锑锡氧化物、 锑氧化物、锑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或镉氧化物 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合物所组成。 9.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之制造方法,系由一 半导体导层上部形成一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 列状传导层,更进一步形成一高透光率导电层,该 高透光率导电层可覆盖于该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 之排列状传导层上部藉以提高该发光二极体元件 的亮度,其中,该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制造方法: 该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之制造面 积小于该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面积除以该高透 光率导电层的透光率乘以(该高透光率导电层的透 光率减该全面透明传导层的透光率)。 10.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该高亮度之发光二 极体元件包含: 一基板,该基板位于该发光二极体元件的底端; 一半导体层,该半导体层系接于该基板上端,且具 有一N型半导体层、发光区及一P型半导体层,其中, 该发光区介于该N型半导体层与该P型半导体层之 间; 一排列状反射层,该排列状反射层位于该P型半导 体层上端; 一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位于该排 列状反射层上方;以及 一高透光率导电层,该高透光率导电层覆盖于该不 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上部;其中,该 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可与该排列 状反射层形成相同形状之叠合,且该排列状反射层 可将被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传导层吸收 的光反射,藉以提高该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的亮 度。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a图系为习知技术之发光二极体元件简单示意 图; 第一b图系为习知技术之发光二极体元件之上视图 ; 第二a图系为本发明技术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 简单示意图; 第二b图系为本发明实施例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 件之上视图; 第三a图系为本发明实施例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 件之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金属结构图一; 第三b图系为本发明实施例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 件之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金属结构图二; 第三c图系为本发明实施例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 件之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金属结构图三; 第四图系为本发明技术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 之全面透明传导层与高透光率导电层之透光率比 与不透光或透光率甚低之排列状金属结构面积对 应关系图; 第五图系为本发明技术之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元件 另一实施例之简单示意图;
地址 新竹市科学工业园区力行五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