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
摘要 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该设备包括电力电容,主要特点在于:所述设备有一个滤波器。所述设备包括电压互感器(PT),另外:有一个频率≤150Hz的谐波检测单元,有一个频率≥200Hz的高次谐波检测单元,有一个频率≤15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有一个频率≥20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有一个过压保护电路,有一个超温保护电路,有一个包括时基电路(IC<SUB>5</SUB>)、继电器(J<SUB>3</SUB>)的保护开关电路。当谐波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暂时切除电容器组,待其减小到允许值时,再次投入。而小容量的高频滤波电容器组始终并联于电网中。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使用和推广。
申请公布号 CN100384046C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4.23
申请号 CN200510103346.5 申请日期 2005.09.20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王思顺 发明人 李晓刚;程勇;王思顺;范劲宏;王建民;王振;范维礼
分类号 H02J3/18(2006.01) 主分类号 H02J3/18(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包括电力电容器,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包括第一电力电容器(C-3W1)、第二电力电容器(C-3W2)和第三电力电容器(C-3W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有一个滤波器,所述的滤波器包括第一至第六电抗器(L1、L2、L3、L4、L5、L6),其中:第一电抗器(L1)与第二电抗器(L2)同极性串联,第三电抗器(L3)与第四电抗器(L4)同极性串联,第五电抗器(L5)与第六电抗器(L6)同极性串联;所述的滤波器包括第一至第三电阻(R1、R2、R3);所述的滤波器包括第一至第三高频电容(C1、C2、C3);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抗器(L1)并联后再与所述的第一高频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抗器(L3)并联后再与所述的第二高频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抗器(L5)并联后再与所述的第三高频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抗器(L1)和第二电抗器(L2)同极性串联后通过真空接触器的触头一(ZJ1)与第一电力电容器(C-3W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抗器(L3)和第四电抗器(L4)同极性串联后通过真空接触器的触头(ZJ2)与第二电力电容器(C-3W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电抗器(L5)和第六电抗器(L6)同极性串联后通过真空接触器的触头三(ZJ3)与第三电力电容器(C-3W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高频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高频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高频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电力电容器(C-3W1)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电力电容器(C-3W2)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电力电容器(C-3W3)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抗器(L1)并联后的上侧的公共端连接电力线的A相;所述的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抗器(L3)并联后的上侧的公共端连接电力线的B相;所述的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抗器(L5)并联后的上侧的公共端连接电力线的C相;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包括电压互感器(PT),所述的电压互感器(PT)的一次侧接于电力线的两相之间,真空接触器(ZJ)与继电器(J3)的常闭触头串联后接于所述的电压互感器(PT)的二次侧,第四电阻(R4)、第七电感(L7)和第五电阻(R5)串联后组成的分压电路接于所述的电压互感器(PT)的二次侧,所述的第七电感(L7)和第五电阻(R5)的公共端接地;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有一个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频率≤150Hz的谐波检测单元,有一个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频率≥200Hz的高次谐波检测单元,有一个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频率≤15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有一个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IC4)的频率≥20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有一个过压保护电路,有一个超温保护电路,有一个包括时基电路(IC5)、继电器(J3)的保护开关电路;在所述的频率≤150Hz的谐波检测单元中:有一个由第八电感(L8)、第四电容(C4)和第九电感(L9)组成的频率≤150Hz的带通振荡电路,所述的第八电感(L8)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的第八电感(L8)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端和第九电感(L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九电感(L9)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IC5)的输入端;在所述的频率≤15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中:所述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第三二极管(D3)、第一设定电阻(W1)、第二设定电阻(R13)、第一发光二极管(H1)与第一限流电阻(R6);其中: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端,所述的第一设定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源+12V,所述的第一设定电阻(W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端和所述的第二设定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的第二设定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H1)的正极,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H1)的负极通过所述的第一限流电阻(R6)接地;在所述的频率≥200Hz的高次谐波检测单元中:所述的高次谐波检测单元包括由第十高频电感线圈(L10)和第五电容(C5)组成的频率≥200Hz的高次谐波吸收检测回路、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端和第十高频电感线圈(L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高频电感线圈(L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端,所述的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的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IC5)的输入端;在所述的频率≥200Hz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中:所述的谐波频率指示记忆单元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IC4)、第六二极管(D6)、第三设定电阻(W2)、第四设定电阻(R14)、第二发光二极管(H2)与第二限流电阻(R10);其中:所述的第四运算放大器(IC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的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和所述的第四运算放大(IC4)的‘+’端,所述的第三设定电阻(W2)的一端连接电源+12V,所述的第三设定电阻(W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运算放大器(IC4)的‘-’端和所述的第四设定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的第四设定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运算放大器(IC4)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H2)的正极,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H2)的负极通过所述的第二限流电阻(R10)接地;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五设定电阻(W3)、第三稳压二极管(DW3)和第八二极管(D8),所述的第五设定电阻(W3)的一端与所述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的第五设定电阻(W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的正端连接所述的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所述的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IC5)的输入端;所述的超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W0)、温度设定可调电阻(W4)和第七二极管(D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0)的一端连接电源+12V,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0)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温度设定可调电阻(W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温度设定可调电阻(W4)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的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IC5)的输入端;所述的保护开关电路包括由电解电容(C6)和第十二电阻(R12)组成的延时电路、时基电路(IC5)、继电器(J3)和第七电容(C7),所述的电解电容(C6)和第十二电阻(R12)并联后其电解电容(C6)的负端接地,其电解电容(C6)的正端连接时基电路(IC5)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七电容(C7)的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时基电路(IC5)的一端,所述的继电器(J3)跨接在所述的时基电路(IC5)的两端,所述的继电器(J3)的一端连接在+12V电源上。
地址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